明珠号

房颤终止无复发,能否停用抗凝药?

2021-04-21 20:51 来源: 心血管时间

房颤患者,因其卒中风险较高,故常需终身口服抗凝药治疗。若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后房颤终止,是否可停用抗凝药呢?

《2020 年 ESC 房颤诊断及管理指南》¹ 认为导管消融虽可显著改善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但由于其可导致内皮损伤,所有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术后2 个月内均应服用抗凝药;

而 2 个月后,无论手术是否成功,都应根据卒中风险决定是否继续抗凝治疗(I 类推荐,C 级证据)。即尽管术后成功恢复窦律,如果 CHA2DS2-VASc 评分达到抗凝标准,也应终身抗凝治疗。

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房颤的终止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提示我们房颤术后如果长期监测均未复发,有望停止抗凝药的长期使用。

导管消融可显著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

Bunch 等² 对 4212 例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并将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房颤未消融(n = 16848 例)及无房颤患者(n = 16848 例)的卒中发生风险进行了对比,随访 3 年。

研究发现与房颤未消融组相比,房颤消融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并 与无房颤的患者卒中发生率相似。 表明导管消融可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风险。

图 1. 图中可见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术后的卒中发生风险显著低于未消融的房颤患者,而与无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无显著差别

黑色代表 1 年卒中发生率,白色代表 3 年卒中发生率

Saliba 等³ 在一项使用了倾向评分匹配(用于观察性研究,可减少混杂因素影响)的研究中对比了 969 例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及 3772 例未行导管消融术的房颤患者的远期卒中发生率。

结果也证实了导管消融术可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并且独立于 CHA2DS2-VASc 评分。

房颤成功消融后暂停远期抗凝治疗是安全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