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认识脾墩:脾胃不好的人有一个妙法,可以多吃土

2021-05-18 15:18 来源: 食全10美

脾胃不好的人有一个妙法,可以多吃土。【本草纲目】有云: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脾墩 以土气补脾胃、以焦香之气醒脾胃、以黄色应脾胃、以淡味养脾胃、以发酵助脾胃的传统养生理论,是罕见的完全在色香味以及发酵方式、加工方式都完美体现中医养生智慧的一款零食 。

中医讲究人与自然相通,人身的“土”就是五脏中央的脾胃,它起到“纠偏”的作用,无论哪个脏腑太过或不及,中央的脾土都要及时调整。【周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无论是玩泥巴、”吃”土,还是光脚踩泥土接地气,都是让泥土和脾土串通起来,让大地上厚厚覆盖的泥土去激发刺激、补充人体缺少的土。这就是中医奥义的同气相求、以“行”补“行”。

北方给小孩子健脾的零食:黄土炒豆、黄土炒馍,都是从土里炒出来的。

土馍又名炒琪、面棋、炒指、土炒小馒头等等,山西、河南都有。是拿山崖上挖的特别细腻的观音土(高岭土)过筛之后,在锅里加热,将切好的面豆倒入不断翻炒,炒熟了用筛子再过筛一遍。炒好的土馍上是覆有薄薄一层土的。这个“火+土”炒出来的土馍,相当于给人体模拟了一个类似于中原地区土性足、五行之中“火生土”、能量中正的格局。所以就健脾了。

什么是脾墩?

脾墩是一种健脾养胃祛湿的无添加、无防腐剂的古方小零食,老少皆宜。特别适合与自然接触少,脾胃虚弱的城市人食用。

脾墩沿袭千年技艺传承,以黄土高坡优质小麦为主料、辅以八角、花椒等以传统工艺黄土炒制而成。

脾墩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哦,据《神仙列传》记载,东周时, 相传’圣人老子’在函谷关停留的时候,突然有瘟疫发生,而且势头极猛,经常一夜之间一家六口三口就死掉的情况发生,这里的老百姓听说有圣人老子在函谷关,于是前往求助。老子得知瘟疫情况之后,立刻写灵符一组,拂尘一挥,那组灵符在空中幻化成无数灵符从天而降,老子叮嘱大家将灵符贴于门上,即可免去瘟疫之苦,已得瘟疫之人,将灵符烧灰煮水饮用,方能得救。后来,老子在骑牛离开函谷关之时,老百姓都感恩于老子灵符相助,夹道相送,悲切异常。老子有感于百姓淳朴,随即赐百姓一方,叮嘱百姓以面粉发酵为丸,以黄土炒之,日常食用可保身体健康,预防瘟疫。

而这种以黄土炒制的丸子,因为炒制特点以及原料的原因未能广为传播,但也并没有消失,在豫陕晋一代的黄土地,民间一直有食用这种特色食品的习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脾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