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位置都有哪些?怎样治疗才会更有效果?

2021-07-22 07:31 来源: 初初美食季

脊髓损伤患者出现疼痛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疼痛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折磨和痛苦,疼痛对患者的恢复也是非常不利的。

脊髓损伤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缓解疼痛的现象?有彻底缓解的可能吗?都是脊髓损伤的患者最关心的话题。

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位置都有哪些?

1、肌肉、骨骼、关节疼

这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的现象,患者往往是肌肉疼,关节疼、韧带疼等,它是受患者肢体体位的变化,肌肉收缩等影响,有的患者这种疼痛是呈现放射性的,逐步的带动四肢和身体躯干疼。

2、身体内的疼痛

一般表现为内脏的疼痛,比如胸痛、腹痛,往往是说不出来具体疼痛的位置,它比肌肉类的疼痛要轻一些。

这种疼痛可能在脊髓损伤后几个月或几年都有可能出现,或者是不间断的出现。

3、脊髓损伤位置以上的疼痛

这种疼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的疼痛,像复杂区域性的疼痛、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等。

4、脊髓损伤位置的疼痛

这种疼痛的感知会比较的强烈、尖锐,就像是刀割、电击、针刺,它也是属于神经病理性的疼痛,常常分布在神经区域。

5、脊髓损伤部位以下的疼痛

它疼痛的感觉也是刀割、针刺类型的,一般是损伤部位以下的部分或全部的区域,它出现也很早,受肢体活动变化的影响也很小。

当脊髓损伤后患者出现疼痛,应该怎样治疗才会更有效果?

1、药物治疗

通过一定的药物来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像抗炎药对肌肉和腹部的疼痛有效果,抗抑郁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一些效果。

2、康复锻炼

这种康复训练对肌肉的疼痛有缓解的效果。

3、神经治疗

对于脊髓没有完全损伤的患者来说,效果还是非常大的。

4、外科治疗

采用手术的方式来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的问题。

长时间的疼痛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着患者的恢复进度。

所以,当患者出现疼痛感之后,要尽早的诊断,尽早的治疗,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为后续的治疗做准备,让患者顺利的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实现早日的恢复,提高以后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