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过敏反应诊治的专家共识(2021版)

2021-08-13 11:39 来源: 人民资讯

对IV级患者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治疗。

2. 快速输注电解质溶液,补充因毛细血管渗漏的液体丢失,维持有效循环容量。(三)缓解支气管痉挛

1. 吸入一定浓度的氧气,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2.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或溴化异丙托铵。

3. 加深麻醉。

4. 可静注氨茶碱5~6 mg/kg。(四)静注肾上腺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强,作用持续时间长,水钠潴留副作用小,但起效慢,达峰时间长(12~24h),过敏反应时并非首选,宜选用不需代谢直接作用于其受体的氢化可的松,应立即静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2 mg/kg,可6h后重复给予,24h不超过300 mg。也可静注甲强龙1mg/kg ,最大剂量不超过1g。(五)抗组胺药物的联合应用

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没有临床证据表明,抗组胺药物扑尔敏使用会对围术期过敏反应患者产生危害。因此,建议在足够的肾上腺素使用和液体治疗后,可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反应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出现急性期症状,需及时发现,果断处理;晚期症状通常持续4~6h,也有延续达24h,始终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实时监测,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始终维持生命体征正常。患者痊愈后4~6周应该完成皮肤试验,确定过敏原,并将结果告知患者和家属,同时填写过敏反应警示卡记录在案。

参考文献

1. Muraro A, Roberts G, Worm M, et al. Anaphylaxis: guidelines from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Allergy 2014; 69(8):1026-1045.

2. Panesar SS, Javad S, de Silva D, etal. The epidemiology of anaphylaxis in Europe: a systematic review. Allergy 2013; 68(11):1353-1361.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