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如何影响日间手术?
2.国内日间手术支付现状
因国内日间手术发展起步较晚,一些试点地区由于支付政策不够完善,导致日间手术术前检查、术后必要随访和处置费用不能纳入医保支付,患者的积极性和接受度不高。
目前国内对于日间手术的支付方式主要分为4种:一是将日间手术视为门诊手术,在门诊按项目付费;二是将日间手术视为住院手术,但在门诊的术前检查部分按照门诊费用支付,仅将手术当天费用列入住院支付;三是将门诊检查一并打包列入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2019年5月,在我国确定30个DRG付费试点城市后,将日间手术视为住院手术病例,按照DRG进行支付成为日间手术新的支付方式,在国内迅速发展。
综观国内外开展日间手术的现状,日间手术由于其治疗方式单一、住院时间短、医疗资源利用高等特点,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其支付方式也呈现多样性,多为打包后进行支付,其中以DRGs支付为主要付费方式。
基于DRGs支付方式某市全市日间手术社保病例的数据分析
某市于2017年引入DRGs支付系统,进行调研和历史数据的测算后,在2018年正式以DRGs支付方式进行预拨付。分析对该市DRGs支付系统上线前由医院申报的历史2年日间手术病例数据予以模拟分组,与DRGs上线后医院申报的日间手术病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DRGs支付下日间手术的进展及支付情况。
DRGs支付前日间手术模拟入组数据
选取该市DRGs支付运行前两年的历史病例数据,按照DRGs分组逻辑进行分组后,将日间手术病例及相应病组的DRGs入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同期相关病组总病例数4251例,医疗机构共申报DRGs实施前两年间日间手术2269例,日间手术占比达53.38%,其中1860例日间手术平均费用较其DRG病组平均费用低;409例日间手术平均费用较所在病组平均费用高,最高为“腹股沟疝及股疝手术,伴合并症与伴随病”病组。分析原因,该组日间手术病例平均住院日为3.19天,超过日间手术2天的限制。将医院申报的日间手术病例中住院时间大于2天的病例标识为异常病例,则其日间手术申报准确性为94.40%。医疗机构上报日间手术准确性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