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八种情况的人要小心,你离帕金森不远了,赶紧做好这些预防
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英文简称PD),也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在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且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患者大都有肢体震颤、动作缓慢、行走困难、脸部呆板等表现,极大影响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很多老人都是谈“帕”色变。
遗传、年龄、环境都会导致帕金森的出现,但目前认为帕金森病并非单因素所致,而是在多因素交互作用下发病。
早期临床表现分八类
帕金森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且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1.静止性震颤
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或数钞票一样的运动。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在发病早期,往往是手指或肢体处于某一特殊体位时候出现,以后发展为肢体静止时出现,变换位置或运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震颤在患者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中可消失,频率在每秒4~7次左右,有助于区别其他疾病。

2.肌肉僵直
患者的肢体和躯体失去柔软性。病变的早期多自一侧肢体开始,逐渐加重出现运动迟缓,日常生活动作困难。检查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感到各方向均匀的明显阻力,即“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停顿,如同转动齿轮,称“齿轮样强直”。
3.运动迟缓
在早期,由于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强直,患者的上肢往往不能做精细的动作,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比以前缓慢许多,或者根本不能顺利完成。写字也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医学上称为“小写症”)。面部肌肉运动减少,患者很少眨眼睛,双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呆板,好像戴了一副面具似的,酷似“面具脸”。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停步,即“慌张步态”。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减少以至消失;转身困难,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因口、舌、额及咽部肌肉的运动障碍,患者不能自然咽下唾液,导致大量流涎。言语减少,语音也低沉、单调,严重时可导致进食饮水呛咳。病情晚期,患者坐下后不能自行站立,卧床后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4.特殊姿势
尽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张力增高,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伸肌高,故患者会出现特殊姿势:如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
5.疼痛
很多患者都会出现疼痛,虽然没有严重到必须吃止痛药的地步,但疼痛有时会令患者非常苦恼。疼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为肩颈部痛、头痛、腰痛,出现最多的症状是手臂或腿的酸痛,局部的肌肉僵直是其主要原因。
6.感觉异常
患者还会有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异常的温热或是寒冷的症状,其中出现异常温热感觉的较多一些。这种异常的温度感多出现在手、脚,有的是在身体的一侧或体内,如感到胃部或是下腹部不适。

7.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常见如便秘、多汗、溢脂性皮炎(油脂面)等。疾病后期也可出现性功能减退、排尿障碍或体位性低血压。
8.精神和认知障碍
近半数患者伴有抑郁,并常伴有焦虑。约15%~30%的患者在疾病晚期发生认知障碍乃至痴呆,以及幻觉,其中视幻觉多见。
帕金森的诊断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完整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辅以治疗初期患者对多巴胺能药物反应来综合判断。所以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1
保护多巴胺
中脑多巴胺减少是帕金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保护我们脑中的多巴胺是预防帕金森很关键的一步。
①喝茶。
有研究显示,每天3杯茶水能降低帕金森的患病风险,因为茶水中的多酚类可以对神经细胞提供很强的保护作用。
②补充维生素C
去年,《帕金森病杂志》中刊登了一篇关于维生素C可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文章,而多项实验都表明维生素C能抑制多种毒性作用,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③摄入酪氨酸
我们的身体自己无法产生多巴胺,需要借助含酪氨酸的食物帮助我们合成多巴胺。平时饮食中可以多摄入香菇、黑米、海带、葡萄等;另外,为了减慢多巴胺代谢,可以吃些胡萝卜、橙子等。

另外,运动也能有效缓解神经组织衰老,对于中老年群体,平时可适当做些加强脑力的活动,打乒乓球、打太极、下象棋等都是适合老年人的活动。
2
维护肠道健康
2016年,爱荷华大学的研究者证实了:肠道中的细胞可以启动免疫反应,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就是说,肠道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并处理掉受损的神经元,从而减少帕金森病的发生率。
3
预防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也可能导致怕金森病,因此我们也不要忽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治疗和控制。把这些慢性病控制好了,是能帮助我们预防帕金森病的
来源:哆咖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橘子吃多了真会变成小黄人吗?网友纷纷现身说法:有幸变过
-
D 做一次CT,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医生终于说了实话!
-
网 秋冬手脚冰凉?这些招数一用一个准!
-
健 洗澡和寿命也挂钩?洗澡不注意4个细节,或是在和长寿对着干
-
人 “我错了,别让我家人知道”,男女草丛发生不正当关系,一次30元
-
人 睡觉总是流口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早知道能救命
-
秋 比毒品还毒的4种菜,已被医生拉入“黑名单”,很多人还当成宝
-
家 你认为的7个“好习惯”?或许在一点点剥夺你的健康!要谨记了
-
秀 苦瓜冬瓜靠边站,经常上火多吃这菜,维C含量极高,常吃对眼睛好
-
人 “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5种,生活中别太开放
-
关 前腿肉和后腿肉有啥区别?老屠夫:区别大,认准4点,买到好猪肉
-
人 卫生间里的这两物,多半藏着“毒”,最好扔掉,别等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