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河北赵县:打好梨果“产业牌” 奏响乡村“振兴曲”

2021-11-05 11:00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赵县雪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郝烨 摄

中新网石家庄11月5日电(郝烨 俱凝搏)一颗梨富了一方百姓。河北省赵县用一颗小小的梨果撬动经济新支点。如今,赵县的乡村振兴,也从梨果开始。

标准化生产 打造产业协作“增长极”

深秋的早晨,天高露浓。眼下,正值梨树施肥阶段,走进赵县大安精园梨果专业合作社的果园,果农们正熟练地为梨树施入肥料,一排排梨树密密层层、鳞次栉比,收获的期待洒满梨园。

河北省赵县是千年古县,拥有赵州桥、柏林禅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地梨果种植历史已逾千年,梨果总面积约25万亩,其中雪花梨13.7万亩,被誉为“中国雪花梨之乡”。近年来,依托梨果“产业牌”,该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奏响乡村“振兴曲”。

赵县的雪花梨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果实以个大体圆、皮薄肉厚、汁多味香等特点与“赵州桥”齐名天下。虽具备历史优势,但因固守传统种植模式,采取分散种植、家庭式经营方式,片面追求产量,早些年,赵县梨果种植产业一度陷入市场萎缩、经营困难、资金短缺、技术滞后的困局。

与果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钤英军对此深有感触:“早些年,果园都是分散管理,果农片面追求产量,不合理用药导致果品品质下降,市场反映差,果农成本增加,销路困难。”

钤英军深知,走出固守传统模式、过度依赖资源的瓶颈,就要探索产业协作“增长极”。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钤英军联合318户果农,成立了该县首个梨果专业合作社——赵县大安精园梨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改自然式种植、被动式等待的传统模式,引导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突破提质增效重要关口。

“真金白银”的数据让钤英军坚信,抱团发展是一次正确的选择。钤英军算了一笔账,成立合作社后,果农投入减少,梨果品质逐年提升,梨果的价钱也水涨船高,合作社成员增加到了668户;梨果管理上采用有机肥、套袋、粘虫板、节水灌溉等绿色防控措施,在市场上也打响了“金字招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