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脚踝肿、额头“长包”,为啥都治“胃”
本文转自: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中医治病有一大特色,有时治疗的部位看似与发病位置“风马牛不相及”,却能取得不错的疗效。今天小编要带大家学习的医案就是这样,不仅头病不医头、脚病不医脚,连心脏疾病都是通过治胃来解决。其中的道理何在?答案就在文中。
胸痹治胃,其理何在
李某,女,53岁。2004年11月就诊。左乳内下方疼痛时作3月余,胸闷气短,偶尔心悸,伴胃脘胀满,嗳气,口干口苦,双手有晨僵感(20年),二便如常,舌质淡暗,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沉滑。心电图示:心肌劳损,心律不齐。血压150/100mmHg,血糖偏高。辨证:胸阳不振,胃失和降。治以宽胸助阳,和胃调中。处方:全瓜蒌30g,焦槟榔12g,炒枳实12g,紫苏梗12g,干姜6g,炙甘草5g,檀香9g,高良姜10g,制香附10g,旋覆花(包)10g,青风藤30g,威灵仙15g,生薏苡仁30g。
原按:中医的辨证应从整体角度看问题,注意脏腑间的相互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经别》云:“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这就是心病治胃的理论依据。该案胃胸同治,兼顾陈疾,方中甘草干姜汤治胸中冷饮;瓜蒌宽胸降气;薤白辛温滑利,助心阳,利心脉,阳气一振,宗气充足,呼吸心动节律复常(先生言“该快该慢,都恰到好处”);紫苏梗、厚朴、香附、槟榔、旋覆花、高良姜、檀香等运脾气,和胃气,降痰气,杜绝痰浊生成之源;青风藤、威灵仙、生薏苡仁祛风利湿,散寒化痰,利关节,兼治晨僵痼疾。[陆明.焦树德先生临床经验及运用.新疆中医药,2006,24(4):54]

踝部肿痛——守胃经以祛湿
吴某,男,57岁。1986年12月21日就诊。右足踝关节肿胀热痛反复发作近3年,屡服西药“炎痛喜康片”等抗风湿药及局部封闭疗法,均罔效。3日来右足不能行,内踝肿痛,以解溪、内庭两穴部位为甚。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足阳明胃经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方用清胃散加减。升麻10g,生石膏(先煎)45g,当归身6g,牡丹皮10g,金银花15g,生地黄15g,蒲公英20g,川牛膝15g,木瓜15g,薏苡仁12g。连服3剂后,步履如常。
原按:《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解溪、内庭为胃经穴,足踝为胃经所过。患者多年来嗜食醇酒肥甘,近数天更是一日两餐醇酒,肥甘厚味,酿湿生热,湿热内聚,随经下注关节、穴位,而致足跗热痛,并以解溪、内庭二穴按痛显著。投以清胃散清解胃热,佐以川牛膝、木瓜、薏苡仁清热利湿,正本清源,则邪去正安。[罗杰敏.经络辨证论治举隅.广西中医药,1987(5):15]

前额结肿——清胃热以获功
丁某,男,4岁。1986年7月22日就诊。前额疖肿反复发作2年,前额生疖4个,如花生仁大,红肿,无破溃流脓。2年来屡服清热解毒中药及使用西药抗生素无效,伴纳呆腹胀,口渴引饮,溲黄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证属足阳明胃经积热循经上攻,经脉郁滞,疖肿形成。治宜清宣胃经之热,佐以消食化滞。方用清胃散加减。川黄连3g,当归6g,升麻4g,陈皮3g,牡丹皮6g,神曲6g,山楂9g,鸡内金5g,生石膏(先煎)10g。进药3剂,前额疖肿消失,饮食大增,口不渴,腹软而告愈。随访10个月,未见复发。
原按:《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小儿饮食不节,食滞肠胃,郁而化火,故口渴引饮,溺黄,便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脾与胃以膜相连,胃热及脾,故纳呆腹胀。前额乃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处,胃热循经上扰,脉络阻滞,腐血损肌而成疖肿。投以清宣胃热、消食化滞之剂,证治得当,竟获速效。[罗杰敏.经络辨证论治举隅.广西中医药,1987(5):15]
图书推荐

《被淡忘的经络辨证(步入中医之门2)》
本书并非针灸学专著,而是以讨论经络辨证在临床上对处方用药的指导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分20讲,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经络辨证的基础知识、经络诊法、如何学习好经络辨证、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并结合大量实际病例阐析了具体运用该辨证方法的要领,平实地将经络辨证精义与理法方药阐明。中、下篇结合大量古今医案分别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辨证逐经加以讲解,使学者能所感、用者有所获。读是书,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大有裨益。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被淡忘的经络辨证(步入中医之门2)》(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毛以林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汤圆还有功效之说?元宵节这样吃汤圆才健康
-
光 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炉,癌症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是它
-
医 上午人流,下午同房,23岁女孩大出血了……
-
初 糖尿病的祸根不是甜食而是“这个”,很多人餐餐吃,难怪血糖高
-
腾 这6道家常菜有毒?这次真不是谣言,已经有人中毒,甚至丢命
-
3 气血不足,百病缠身!4个方法“激活”全身气血,很多症状消失了
-
医 45岁是寿命关键期,想长寿的人,劝你放下6个坏习惯
-
人 “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5种,生活中别太开放
-
阿 大老虎被绿,与4名警花生下9子,6个鉴定后都不是亲生,一夜白头
-
每 为何脑梗患者逐渐增多?或与3个习惯有关,劝你尽早戒掉
-
北 隔夜菜会致癌、饭后喝酸奶促消化……这6个饮食误区坑了太多人
-
流 刷牙电动牙刷好还是普通牙刷好?4个关键区别与弊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