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防护提醒|被隔离管控了,紧张焦虑?别慌,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给你支招

2022-03-19 14:22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当前,上海正处于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时期,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三件套、五还要”以外,由疫情相关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一些人由于健康问题、隔离管控等产生了紧张、焦虑、担忧等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陈剑华副主任医师表示指出,这些情绪是人在某种情况下出现的正常反应,但当这种紧张焦虑严重到影响正常生活时,可以拨打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962525寻求专业帮助。

小区被管控了,我感到紧张、焦虑?

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每日看着新增数字有点心慌慌、外出时担心自己会被感染,担心自己小区被隔离……市精神卫生中心陈剑华副主任医师表示,这些紧张和焦虑都是人在外界环境变化下的一种正常反应,这两种情绪是所有人必备的,不要过度地去排挤这两种情绪,要学会接纳这两种情绪。

“同时,要充分信任我们的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医疗资源和保护资源,在很多情况下让自己安心,同时做好防护,这样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配合社区工作。” 陈剑华表示。

疫情管控需要,一些社区要进行几天封闭管理,居民长时间足不出户待在家里难免情绪会有起伏。如果封闭管理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市民要学会找到一些小途径,来帮助自己平稳度过这段时间。比方说,可以通过呼吸放松训练等一些小技巧放松缓解。同时,建议这时候要从官方权威渠道获取信息,不要沉溺于各种网传或是未经证实,甚至是编造的疫情信息。除此之外,要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即使不是线下见面,也可以保持云沟通。

“封闭管理期间,最好让自己有事可做。” 陈剑华表示,居家期间,意味着从之前的忙碌状态迅速切换为松散状态。这段时间内如果完全放松下来,那么等疫情好转后,重新启动工作状态就会非常艰难。不妨把隔离在家看做难得的放慢节奏的机会,制定一个下一阶段工作生活的小计划,读读书、弹弹琴,与亲朋好友聊聊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在隔离期间稍作停顿和休息,找你比较信任的亲朋好友倾诉,我们也可以画画,听音乐,甚至可以追剧。

上网课的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怎么办?

目前,沪上中小学生在家上网课,有些家庭中出现了焦虑情绪。陈剑华告诉记者,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并不焦虑,而是家长们出现了各种焦虑。他建议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传导给孩子,可以与孩子签订一个网课协议,帮助孩子宅家期间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比如说学校是几点上课,我们就按照这个节奏,上课不要穿睡衣,我们建议他们穿得正式一点,也不要把孩子的学习过程填得太满,该课间休息,该让他们每天放松的时候就要放松。” 陈剑华告诉记者。此外,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奖励,但是千万不要过度地去关注孩子,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此外,专家提醒,近期如果恐慌、焦虑情绪持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失眠、食欲下降等症状,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可以拨打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962525。

据介绍,该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都有志愿者值班。很多都是精神科的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心理咨询人员。如果志愿者告诉你需要接受诊疗,那么大家可以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或者各区的精神卫生中心进行线上或者是线下的咨询和交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