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绿美宜良”菌儿香“包山捡菌”村民笑

2022-08-19 11:01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掌上春城

一边保护森林,一边赚钱!对,你没听错,在宜良小哨社区,山上有林子,林中有菌子。夏季的雨水唤醒了野生菌,为了更好地发挥野生菌的经济价值,各大野生菌产地推出了“包山捡菌”的运营模式,而小哨社区就是该模式的首创之地。

小哨社区如何通过“包山捡菌”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一起来看。

与菌子打交道的村民对山林极为熟悉

对采菌人来说,生态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野生菌产量,而产量和自己的收入挂钩,是关系家庭和村庄前途的大问题。在每年能产出15吨优质干巴菌的宜良小哨社区,村民们无比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无论是时间固定的包山养菌,还是赶时节的上山捡菌,与菌子打交道的村民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对身处的山林极为熟悉。他们懂得气候、水土、动植物与菌子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摸得到山林的脉搏,而山林也因这种“懂得”,赠予他们丰厚的回报。

小哨社区拥有1.5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0%。茂密的森林孕育了丰富的林下资源。下过雨后,不少野生菌便开始冒头。上世纪90年代,小哨社区的村民就开始利用家门口的山林,1994年,村里试行“包山捡菌”,让有能力的村民承包山头,负责山上野生菌的管理、采摘和销售。此举立竿见影,当年就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从此,野生菌产业被村民视为致富之路。

为了既让山间的野生菌保持品质,又能实现增收,包了山的村民开始主动学习知识为头脑充电。他们学习如何保护森林生态,如何规划林间资源,如何对山林进行科学、安全管理,如何改善村里的交通和服务,吸引游客光顾……不知不觉中,这个因野生菌而红火的彝族村庄,由内到外都变了模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