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南药扬四方 药食同源助养生

梅片树是梅州区域内种植的主要中草药品种之一。图为平远梅片树育苗基地。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客从北方来,南方多瘴气,身体有不适,中药来相助。
餐桌上各式药膳汤,盛夏时节葛藤、艾叶插于门楣,夏日必备的仙人粄和凉茶,身体不舒适时的药浴、足浴……中草药俨然是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融入到了客家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千百年前,客家人带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迁徙到南方蛮荒之地,草木繁茂但恶劣的生存环境给予了客家人种药、用药的广阔“市场”,并随着客家人远播海内外。
中医药与客家人生活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中医药文化。它不仅是治病养生的工具,更是客家人传统习俗和理念的集大成者,见证了客家人的发展史。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南北相融
形成独特客家中医药文化
历史上,因为战乱等原因,客家人经过了五次大迁徙,从中原地区来到岭南地区。纬度的变化让南北自然环境产生巨大差异,客家人要在南方扎根、生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
彼时的南方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与中原平原为主的地形不同,南方多丘陵、山地,草木葱郁也多瘴疠之气。在往南方迁徙的过程中,客家人多发以往未见的疾病。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为客家人的生存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袤的山林之地给了客家人用药的基础。经过不断试验和实践,客家人形成了一套以自然资源治疗自然环境导致疾病的经验。
如环境湿热之气导致的身体燥热,可用土茯苓、金盏盘等来缓解;湿热之邪导致的胃肠气机阻滞,可用金银花、肉桂等来治疗。
在寻常百姓家,草药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
客家人早餐常喝的“三及第”汤(枸杞叶、猪肝、小肠、瘦肉);艾、土茯苓、葛根、鸡矢藤等药材配鸡、骨、肉等煲成的药膳汤;五指毛桃作为香料制作的五指毛桃盐焗鸡、五指毛桃香鸡爪等,皆可见中草药的身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会 萧亚轩被狗咬后素颜晒疤!下巴布满增生伤痕,细胞坏死挖鼻孔都痛
-
人 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杞县送“技”送“资”到田间
-
药 总是反复发作荨麻疹,痒得受不了,要怎么办才好?
-
小 女人长期佩戴“金手镯”,对身体有哪些好处,医生说出实情
-
澎 医保谈判有何变化?集采会否扩围?医保局80条回复透露这些信号
-
人 心脏很精贵,但检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
蓝 医疗微观|九价 HPV 疫苗扩龄,大年龄段女性是否有必要接种HPV疫苗?
-
人 预防脂肪肝,这种运动最有效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时刻保持战斗力 为社会筑牢健康防线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雪 身上有这6个“特质”会促进肿瘤复发,赶快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