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圆“一种两收”儿时梦
“每年曾站长都会免费举办培训班,组织大家参加再生稻现场观摩会。他还自掏腰包购买喷雾器、胶鞋、雨衣等作为奖品,奖励给种植示范户。”宽田乡上堡畲族村70岁的蓝德淮告诉记者,从2011年至今,他一直跟着曾纪宇种植再生稻。因产量比别的农户高,他多次获得奖励。
蓝德淮话音刚落,同村种植户蓝小明接过话说,曾站长每次组织的观摩会,是农友们的“群英会”“智慧大集汇”“示范大总结”。在再生稻推广过程中,曾站长不断完善栽培技术,使再生稻产量越来越高,极大地提升了农户们的种植积极性。据了解,仅上堡畲族村就有50多户农户种植再生稻。
曾纪宇认为,发展再生稻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实际举措,再生稻具有抗旱、抗涝、抗病、抗倒伏等优点,称得上旱涝保收。曾纪宇透露,2022年夏秋季持续干旱,导致许多农户晚稻减产,甚至绝收。再生稻同样遭受了旱情,亩产与往年相比略有下降,但由于它抗旱力强,平均亩产仍达到600公斤。农户们因此编了一首顺口溜:“中稻改种再生稻,一种两收农事少;产量胜过双季稻,亩产千斤少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纪宇的身体大不如前。但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他自学电脑,并通过微信组建了“宽田农友群”,“隔空”指导农户施肥打药,进行田间管理。
身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和农技员,曾纪宇用实际行动证明,粮食安全要付诸于行,见之于效。他表示,只要身体吃得消,就会继续推广再生稻种植,带领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