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为圆“一种两收”儿时梦

2023-01-10 06:02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什么?种再生稻,开玩笑吧!”“我种了几十年的田,还没听说稻蔸还能重新结出谷子。”……曾纪宇试种再生稻的想法被不少农户认为是异想天开。农户中有不解、有嘲笑,但凭借几十年热心为广大农户服务攒下的好口碑,最终有40多户农户愿意跟着他一起“吃螃蟹”。

“我开始以为能搞到几亩田就不错了,没想到弄到了300多亩,当时心里也没底,要是试种失败就糟了。”曾纪宇说。

为了不辜负农户们的信任,从选种、犁田、育苗、栽种到田间管理,曾纪宇全身心扑在再生稻的试种实验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再生稻长势喜人,当年秋天收割时,平均亩产350公斤。试种成功,曾纪宇笑了,儿时的梦想变为现实;农户们乐了,一种两收,省时省力又省钱。

降本增收,锁定再生稻

“第一年试种再生稻,虽然亩产与晚稻有点差距,但早稻收割后就坐等秋收,省去了耕田、育秧、插秧等流程,大大减轻了劳动量。”曾纪宇说,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降本增收、生育期短、米质优等优点,后被农户们称为“懒事种植”。

除了降本增收,曾纪宇认为种植再生稻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曾纪宇说,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村中的多为老人小孩,种植双季稻有心无力,只好改种单季稻。而种植再生稻可以解决这样的困扰,既“解放”了劳动力,又节约了成本,可谓“不劳而获”。

“曾站长,帮我留点种子,明年我家也种几亩。”“老曾,还是你有眼光,给我选个好品种。”看到身边的农户试种再生稻获得成功,原来持怀疑态度的村民纷纷找上门来,也想种植再生稻。

2010年春耕春种阶段,曾纪宇更忙了。跟着他种植再生稻的农户比上年翻了一番,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千亩。

看到农户们干劲十足,曾纪宇心里乐开了花。然而,好事多磨,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时,却不幸被查出双肢股骨头坏死,只好入院实施手术。20天后,术后身体尚未痊愈的曾纪宇毅然返回老家,拄着拐杖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农户追肥施药,预防病虫害,让更多的种植户实现降本增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