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丨山南琼结:在大棚,种菜稳增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琼达卓嘎

本报记者 琼达卓嘎
这两年,我们学到了很多种菜技术和管理经验;今年,我希望能带着村里的乡亲们,直接承包一部分温室大棚,检验学习成果,继续增收致富。
早上9点,阳光正好,索朗群培(见图⑤右,伦珠泽仁摄)从家里骑上电动车,不到10分钟就来到了蔬菜基地……
索朗群培在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菜篮子”基地工作,也是员工当中的领头人。“我们这儿一共有97间温室大棚,有固定员工14人。”索朗群培说着便开始安排一天的工作:大部分人去摘菜,有些人去浇水,有些人去育苗。他自己走进一间蔬菜大棚,一边熟练地打理嫩苗,一边跟记者说起“菜篮子”的变化:“以前哪敢想象冬天零下温度还能种菜!以前只会种青稞和土豆,一年一熟;现在我们摘完一批蔬菜,没几天又能重新育苗了,真是不可思议呀!”索朗群培说,“菜篮子”给了他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不仅每个月能拿5300元工资,年底还有近4000元的土地流转金。
午休过后,索朗群培和大伙儿开始处理上午摘的菜。“我们这儿有大白菜、上海青,等等,每天能出3000多斤。”索朗群培说。他们按照品类、目的地等进行分拣,然后分批次进行称重、包装,最后搬上运输车,等待第二天清早运出去……忙完这些,已是下午6点多钟了,一天的工作基本完成了。
然而,索朗群培格外喜欢待在大棚里,等员工们陆续下班后,他会仔细检查:杂草有没有除净,苗要不要再浇水,门有没有关好……“你别觉得我在做样子,我真的很珍惜这些大棚。”索朗群培由衷地说,“以前,大家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对种菜也没什么概念;现在,我们不仅有技术,能在家门口就业,还有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检查完毕,已是晚上7点。索朗群培把刚从温室大棚买的一箱菜装进车,挥手道别:“回家吃新鲜菜去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小 为何年轻人脑梗越来越多?头部三种异常要注意,不妨看看
-
财 阿兹夫定每瓶又降百元,进口新冠药还香吗?
-
每 新春走基层|四川首届“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主题乡村春节联欢晚会在遂宁安居举行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小 4种食物可能会升高血糖,日常饮食要注意避免,建议看看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每 80后返乡创业青年卖火牛羊“压缩饼干”
-
人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小 腰椎出现峡部裂,躺一躺、静养能不能自己长好呢?了解下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每 新春走基层丨和肉兔们一起过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