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女子巨大肝血管瘤复发,医生奋战10个多小时惊险“拆弹”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31日讯(记者张剑 通讯员刘姗姗)腹胀如孕妇,每天只能吃一餐,48岁的张女士肝血管瘤病复发,残余肝内又长出巨大复杂肝血管瘤,胃被压扁缩成“羊肠小道”,手术可谓难上加难。面对患者的信任,日前,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迎难而上,历时10个多小时在肝脏上惊险“拆弹”,让女子重获新生。
48岁的张女士(化姓)家住湖北黄冈,三年前,她意外发现肝血管瘤,在武汉一家大医院行开腹肝血管瘤切除术,切除了右三肝和尾状叶。近半年来,她进食后总是感觉腹胀不适,吃不下饭,每天只早餐喝一点稀饭。后来,张女士日渐消瘦,可是肚子却胀得越来越大,高高隆起如同怀孕六七个月的孕妇。经过检查发现其肝内多发异常信号灶,考虑肝血管瘤复发。去年底,张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辗转多家医院都不敢为她做手术,四处打听后慕名找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蔡常春教授。
入院后,蔡常春主任及团队仔细评估,患者之前手术后仅剩的左外叶肝脏及残存左内叶肝脏都分布血管瘤,其中最大的瘤子如足球大,将胃、肠及肾脏都压扁了,医生若不细看,CT片上几乎找不到她的胃。由于当时患者身体状况较差,血色素只有4.8克,属于重度贫血,这种情况根本无法耐受手术,医生建议先对症治疗,改善营养状况、补铁、间断输血纠正贫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后,她的身体已初步具备手术条件,但手术风险和难度极大。
“若不做手术,患者胃肠道受压迫情况得不到改善,无法解决患者进食、营养障碍、严重贫血问题。而且巨大肝血管瘤肆意生长,不断蚕食仅剩的肝组织,后期患者可能要面临肝移植,甚至有可能出现挤压后破裂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蔡常春主任坦言,患者之前经历过一次大手术,加之前段时间感染了新冠,这次手术可谓是难上加难,但面对患者的信任,医生最后决定全力一搏。

患者紧握医生的手表示感谢。
医院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肝胆胰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多位专家共同会诊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蔡常春主任团队通过术前3D重建立体成像精确评估,反复推敲手术路径。半个多月前,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蔡常春主任带领团队为张女士实施了肝血管瘤切除手术,首先分离粘连,由于肝血管瘤与腹壁粘连严重,腹腔内器官严重移位,在分离粘连时不断地渗血,医生一边小心翼翼将肝脏周围组织游离,一边压迫止血;术中B超定位确定第一肝门、肝左静脉等重要血管,阻断第一、第二肝门,沿着血管瘤表面边界标记进行切除。整个手术过程惊心动魄,患者出血量达3000毫升,在常规术中输血的同时,采用自体血回输。好在有惊无险,在麻醉科医生的保驾护航下,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经过10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拆弹”。正常肝脏有五叶八段,术后患者仅存留第二肝段,转入重症医学科病房。在肝胆胰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张女士术后恢复顺利,即将康复出院。
该院南京路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蔡常春介绍,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肝脏时发现。但随着肿瘤持续增大,则会由于肿瘤压迫其他脏器引起腹部不适症状。
专家提醒,虽然肝血管瘤属于良性病灶,但部分病人可以因为它出现严重问题,特殊部位的肝血管瘤一旦达到一定大小,手术会很困难。部分肝血管瘤手术后会出现复发,再次手术往往风险更大,容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因此需要定期随访。当血管瘤小于5厘米,未引起身体不适,可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次肝脏B超,如果发现瘤体快速增大,出现明显症状,要及时治疗。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医保谈判成功率创新高:有罕见病药从6万降到3000多,百万抗癌药无缘,有何影响
-
小 为何年轻人脑梗越来越多?头部三种异常要注意,不妨看看
-
人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每 长期用眼过度,过年期间她的右眼突然出现黑影?竟是视网膜脱离!这些人是高危人群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新 洗碗也能洗出湿疹?皮肤科刘凤智主任医生解答:原是洗涤剂残留作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小 4种食物可能会升高血糖,日常饮食要注意避免,建议看看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小 不想要的患上肠息肉,肠癌,生活中少吃3物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人 云南开远:巧做“花文章”崛起“新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