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 春盘中的长生佳蔬
2023-03-08 06:17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所撰《齐民要术》中,更是从选种、播种、治畦与肥水管理、收割方法等多个方面,阐释了韭菜栽培技术,并引用了农谚“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因为宋代以前,韭和葵曾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日常饮食中最为主要的两种蔬菜。贾思勰详细描述了如何收割韭菜:“高数寸剪之。初种,岁止一剪……韭高三寸便剪之,剪如葱法。一岁之中,不过五剪。每剪,杷耧、下水、加粪,悉如初。收子者,一剪即留之。”之所以“日中不剪韭”,主要是为了避免日光暴晒,这样剪下来的韭菜才鲜嫩可口。“初种,岁止一剪”至今在韭菜育苗中仍然沿用,为的是更好地培养根茎营养,为来年高产打下基础。
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留下“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的诗句。这里的“黄韭”,就是韭菜在避光下栽培出的韭黄。因为生长在黑暗中的韭菜不能合成叶绿素,叶子就变成了黄色。栽种时,将韭菜种在很深的菜畦或地窖里,上面覆盖马粪遮光保温,经过一个冬天,长出的韭黄软嫩鲜美,颇受人们青睐。这一技术创新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古代冬春季节市场蔬菜供应,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韭黄在宋代的普及并非偶然。宋人十分重视种韭菜,国家甚至下了一道法令:“男女十岁以上,种韭一畦,阔一步,长十步,乏井者,邻伍为凿之。”凡十岁以上,不论男女都得种韭菜,而且还消除了人们种韭菜的顾虑:没有井浇韭菜田的,左邻右舍要帮忙凿井。宋代对种韭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植物学分类上,韭菜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它的兄弟姐妹包括葱、洋葱、大蒜等。经过数千年的栽培,中国韭菜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从形态上可分为宽叶韭与细叶韭,耐寒的宽叶韭多在北方栽培,叶宽软色淡绿,纤维少品质优,耐热的细叶韭多在南方栽培,叶片狭长色泽深绿,纤维较多富有香味。目前,我国的河北、河南和山东是韭菜最大的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