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偏瘫患者得病后,家属如何帮助进行情绪疏导?学习下
脑梗,是中老年人避不开的一个话题!时年也30好几了,正在步入中年。每每听身边的长辈提起,某某又脑梗走了(前两天还一起麻将呢),某某脑梗现在半身不遂,某某脑梗,现在话都说不了等等如是说,近年来,脑梗、脑溢血等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群体也越来越年轻。

很多偏瘫患者因疾病产生失望、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难以接受眼前的残酷现实而产生心理障碍。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及时心理疏导,能够帮助偏瘫患者解决好心理问题。
脑梗偏瘫患者的心理分期
1、震惊期:患者不能正视和接受巨大、严重事件的打击,甚至不敢想象它的后果。此时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感情变化,给予紧急情况的照顾和处理。
2、否认期:患者面对自己的伤残或疾病,抱有侥幸心理,对病情产生部分或完全曲解,以躲避心理负担与痛苦。此时应依靠患者本身的能力,逐渐从周围病友、医护人员处了解病情,不做过多指点。鼓励患者多接触,并有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听从医生的指导,理智的看待自己的问题。
3、抑郁期:随着对病情的深入了解,否认期可出现或突然消失。一旦患者,面对现实,承认终身残疾,梦和幻想完全破灭,忧愁压抑的心情占主导地位。抑郁期患者情绪障碍明显,严重时产生极度悲观失望的症状,帮助患者学会合理的思维方式,通过改变患者的认识来达到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4、反对独立期:反对独立期是抑郁期后出现的一组与患者残疾且人格特征有关的症状。
5、适应期:适应期最突出的障碍是患者面对新生活感到选择职业困难。多数患者已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需要重新选择。因此,求职咨询和职业前培训成为主要问题,护理人员应在这方面给患者提供信息,并应充分发挥患者自身能力,帮助他看到自己的潜能,扬长避短,努力适应当地社会环境。
家属应该如何帮助偏瘫患者心理疏导?
1、认真倾听与有效沟通采用理解与同情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倾听偏瘫患者的诉说,倾听时要耐心、和蔼,努力理解患者所讲的具体问题,深入理解患者在想些什么,感觉什么,以及希望做些什么?千万不要陷入与患者一样的困境中,去理解对方的痛苦,否则无益处,这方面家属需要特别注意。

2、尊重患者的个性与人格
家人应该都是非常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的,不过部分患者的性格特点会因为疾病而改变,家属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态度,不要受个人情感影响导致自我情绪不稳定,家属的态度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会很关键,需要注意好患者的心理细节变化。同时不要完全把偏瘫患者看成是病人,偏瘫患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有从心理上充分得到患者的信任,才能完成康复过程中一些基本要求。3、善于发现并发掘患者自我的积极因素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要帮助患者消除心理不稳定症状,要尽可能辅助患者做康复训练,逐步调整恢复身体机能。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现患者身上的长处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很重要,需要多鼓励、多认可,努力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在心理平衡状态下实现功能康复的最大化,为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4、努力减少或消除消极因素
家庭的经济困难,家庭的不和睦,肢体功能的严重损伤、语言沟通等困难往往是患者产生情绪危机的基本原因。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人在家就在,家人应尽可能的让患者消除对于经济的顾虑。良好的感情基础,是家庭稳定的纽带,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疾病非患者所愿,相扶相持这才是家。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把这些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偏瘫患者常因突发的疾病带来的身体残疾,而带来的方方面面困扰等原因,导致不同心理表现,从患者的角度着想,给予理解、疏导、安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消除不良情绪,实现有效沟通,促使患者脱离心理阴影,并以身心愉悦,积极配合的姿态投入到康复练习中去,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这一过程的完成,有效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如果发现患者心理问题严重,需及时介入专业心理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健 新生儿的哭声都代表了啥?
-
小 得了腰间盘突出症,康复锻炼很重要,具体该咋做?一文参考下
-
澎 流感防护十问十答:甲流是什么,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何时就医、用药?
-
人 福建永安:做“活”水文章 打造“和美乡村”
-
新 国家疾控局提示!甲流需要自测吗?怎么判断?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
-
小 颈性心绞痛的原因是什么?一文科普下
-
健 “阳康”后迎来过敏季,不少人这次过敏症状更加严重了?
-
小 脑卒中后需静养,康复可以慢慢来,康复不着急?一文解答
-
健 五种高发癌症超一半患者发现就是晚期,恶性肿瘤早期警报信号要知道
-
小 指甲表面有明显的竖纹是怎么回事?你需要了解的健康知识,参考下
-
生 冰箱里翻出20斤发霉食物!你家冰箱可能藏满了「霉菌」
-
小 四亿中国人,血脂升高,原因为何?一文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