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人民日报关注湖北荆州洪湖市“山水工程”:水波漾 鱼藕香

2023-03-30 10:40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其实,谢爱娥不仅是湖区渔民的医生,也是洪湖的“医生”。去年,她作为荆州市人大代表来到茶坛岛,挨户上门为退垸渔民讲解各项政策,劝说他们退垸还湖。“拆除湖面围网,洪湖市前后花了11年时间;经过近5年的努力,目前,退垸工作也已接近尾声。”谢爱娥说。

垸,就是湖里筑起的矮坝。围一片水域,涨水时鱼虾进入,水退后就地捕捞。和围网相比,围垸阻止了湖泊水体交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大。

张平认为,围垸坏处虽多,却不能一拆了之;加以改造,将发挥更大作用。

初春的茶坛岛上,挖掘机正挖除围垸的圩埂,再用圩埂泥土堆成一座座人工岛。“把围垸拆开,与洪湖实现水系连通,同时对圩埂泥土进行资源化利用,移泥成岛。”张平说。

细看设计图,3座人工岛就像湖面上的斑点,因此被称作“生态斑块”。未来,茶坛岛生态斑块上将逐步修复立体植被群落,迎接游客观光和候鸟栖息。

湖区内,除了分散的大围垸,还有许多集中分布的小围垸。几天后,红莲湖的小围垸里将开始种植苦草、黄丝草等本地原生的沉水植物。

刘传俊解释,湖面长期高密度养殖,导致洪湖底泥中污染物含量偏高。随着沉水植物退化,底泥失去了保护,其中沉积的污染物便会向水体释放。要想把沉水植物修复到退化前的状态,就要先建一个沉水植物的“种子库”,解决种源缺乏的问题。

把这些小围垸看成一块块“试验田”,每个小垸里只种一种植物,便可实现独立管理。刘传俊介绍,科研人员要先摸清不同品种沉水植物种子的特征,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再研究出种子保存和繁殖的策略。

“洪湖流域是个复杂的整体,各个生态要素相互依存,是一个共同体。”不到一年间,刘传俊亲眼见证了“山水工程”从一张蓝图逐步实现为一棵棵绿树、一块块碧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