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心”防线 托起“心”希望
本文转自:许昌日报
构筑“心”防线 托起“心”希望
——访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郭树领
病例讨论
□本报记者 张炜华 文/图
这是一个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团队,他们用一项项新技术呵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骤停多学科协作急诊介入术、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术、经导管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手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急诊PCI)、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术、严重钙化病变腔内旋磨治疗、冠心病介入无植入治疗、高龄缓慢型心律失常三维标测射频消融治疗、血管内超声技术指导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等,切实担负起人民群众“护心人”的神圣职责,让一些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不用转诊即可享受到国内先进的诊疗技术,为患者构筑“心”防线、托起“心”希望。
这个团队就是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医疗团队。
“无论是采用先进技术还是进行科研创新,最终目的都是让患者受益。”3月29日,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郭树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坚定地说。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植入心脏支架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流手段之一。然而,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支架同时存在植入后不可取出、长期留存体内、晚期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安全隐患。如何既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又能消除隐患呢?该科积极引进了一项国内先进技术——冠心病介入无植入治疗,患者不需要植入支架即可解决血管狭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血管正常弹性,大大降低了使用心脏支架的临床风险,也避免了植入支架后的再次狭窄,而且患者术后服用抗凝药物的时间也由12个月以上缩短到了3个月。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容易诱发脑卒中,使患者致残、致死。射频消融是房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的心房血栓起源于左心耳。如果单纯行射频消融治疗,为避免心源性卒中,患者术后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2022年5月23日,该科医疗团队在胸外科、麻醉科、超声科、导管室等部门的配合下,首次开展“一站式”治疗,为68岁的患者罗某成功实施了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既解决了患者因房颤引发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又避免了让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防止发生心源性卒中,为房颤治疗加上了“双保险”。
“心血管内科发展很快,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也要不断跟进,不断攻破难题,才能让患者得到更精准的治疗。”郭树领介绍,目前,该科拥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生1人、硕士研究生9人,通过采取一系列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措施,打造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汇聚起了学科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名18岁的高三男生因脑梗死住院治疗。经过许昌市中心医院多学科会诊结果显示,该患者很可能是因卵圆孔未闭造成的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等风险较正常人群更高。近年来,关于卵圆孔未闭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郭树领介绍,卵圆孔未闭大多无症状,以往认为其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静脉血液中的栓子通过“洞”进入左心系统,就会引起反常栓塞,最常见的就是年轻人不明原因脑卒中。此外,部分头痛、头晕、晕厥、心悸、胸闷等症状也与卵圆孔未闭相关。
郭树领带领该科团队深耕卵圆孔未闭的研究,郭树领本人也成为该院卵圆孔未闭MDT团队的负责人。目前,该科积极开展卵圆孔未闭筛查工作,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平均用时20分钟,最短手术操作时间8分钟。
“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出院以后才是疾病治疗的真正开始。”郭树领说,医生不仅要医嘱交代明确,还要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发展,主动服务,让患者少走弯路、减少麻烦。
作为一名医生,郭树领坚信,“防治结合”是以最小的代价、最低的费用让群众获益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多年来,他带领科室成员,经常抽出时间到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培训、健康义诊等活动,积极开展科普活动,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
“心脏的疾病,一发作便病来如山倒,病情瞬息万变,医生要扛得起这份责、吃得起这份苦。”郭树领说。
未来,郭树领还要带领团队,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