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测试超六千次 攻克肿瘤诊断算法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四年测试超六千次 攻克肿瘤诊断算法
厦企艾德生物自主研发的GSS算法获得国际专家及同行高度认可

艾德生物取得算法突破,靠的是甘坐“冷板凳”的研发攻坚。(受访企业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晓平
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检测,发现携有BRCA1(乳腺癌1号基因)突变基因,为降低患癌风险,做了双乳切除手术。该领域相关检测背后的核心是算法,此前,该算法一直被外国企业所垄断。但目前,这一局面被一家厦企、国内肿瘤精准诊断龙头——艾德生物一举打破,且新算法更精准,覆盖面更广。
日前,艾德生物的研发团队,将该算法——GSS(Genomic Scar Score)基因组瘢痕算法(以下简称GSS算法)形成论文,在SCI(《科学引文索引》)发表,引发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要突破这一算法?为产品“出海”!中国企业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且越走越远,核心技术专利是关键。
在这背后,是艾德生物4年内进行的超6000次测试,对海量数据看不见的深度学习,和甘坐“冷板凳”的研发定力。
新算法更精准、覆盖面广
实现我国HRD检测领域突破
解读这一算法,得从基因和肿瘤的关系说起。
其实,每个人体内都有BRCA基因,其相当于基因组内的“修道工”,修补DNA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错误。如果该基因缺失或者突变,可能导致其无法及时修复错误,导致错误积累得越来越多,就产生了肿瘤。
2014年,有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三个基因组的不稳定,联合评估出BRCA的非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这一发现申请的全球专利算法,成为HRD(同源重组修复缺陷)评估的金标准算法。
而艾德生物是基于自主专利的算法及建库技术,开发自己的HRD产品,从检测性能到临床价值,都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验证。“因为基于更广泛的底层架构,更海量的数据,艾德这一算法不仅覆盖人群更广,针对的癌种更多,包括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艾德生物董事长郑立谋告诉记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