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尚正流行 小份菜受追捧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陈珊)“点一个菜太单调,点多个菜怕浪费”,“五一”假期,不少市民外出就餐时,发现太原不少餐厅在堂食和外卖平台上推出小份菜。4月29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最近不但成品小份菜热销,就连生鲜小份菜也越来越受欢迎。
4月29日中午11时40分,亲贤街昌盛双喜城一家餐馆迎来就餐高峰,这家餐馆除了常规菜品外,还推出小份菜,数十个菜品都用小碗盛放,整齐而精致地放置在餐台。此外,餐厅还推出了外卖小份菜,例如,海鲜捞面(小份)、佛跳墙(小份)。记者采访发现,在线下实体餐馆中,小份菜一般以小碗或小盘盛装,容量一般为50克到300克不等,总体上分量较小,价格也相对较低,对单个消费者而言,多会选择两到四个菜。从现场观察来看,基本都能吃完实现光盘。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家就餐才是主要的消费形式,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小份生鲜菜也已悄悄崛起,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消费形式。
记者在并州北路一家大型超市看到,生鲜区许多菜品都是以小份形式包装售卖,350克包装的油麦菜3.9元一份,300克包装的金针菇1.9元一份,140克包装的蟹味菇2.9元一份。小份菜引来众多市民购买。
在东岗路经营蔬菜店的刘军发现,近年来小份买菜的市民越来越多,“买一两根葱的市民多得是,买青菜也只买一小把。”他说,因为习惯了这样的消费改变,他也顺着消费者要求适当改变,“一块豆腐可以切开分两次卖,”他笑笑,“吃多少买多少。”
不只是线下,线上售卖小份菜也随处可见,在某生鲜平台上,50克一份的瘦肉丝、200克装的生菜、300克装的黄瓜等小包装生鲜菜受到欢迎。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家一致认为,随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假期外出聚餐,大家也是以聚为主,点多了吃不完怕浪费。”在市民蔡女士看来,餐饮商家上线小份菜、半份菜是件好事,“这样我们在点餐时不仅选择更多且实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