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唤醒食材里的小精灵

2023-05-04 05:55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孙道荣

奶奶最拿手的是做手工擀面,她做的面出锅不黏,入口不化,丝丝缕缕地“哧溜”吸进嘴里。一碗擀面下肚,肚子服帖了,力气也有了,下地干活的爷爷和爸爸和准备去上学的我,都有了使不完的劲。

同样的面粉,同样的水,同样的锅,同样的柴火,我娘就做不出这个味道。村里其他的婶、婆也都做不出。她们也和面、揉面,把面切成丝丝条条,但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差了点什么。我看出了其中的区别。别人做的面条都是现和、现揉、现切,火急火燎地一阵忙碌,做出来的面条热腾腾、黏糊糊,跟面汤疙瘩似的。这也怪不了她们,地里的农活多,得赶紧填饱肚皮,才能继续下地去干活。我奶奶就不要做农活吗?当然也要。除了干农活,她还要照顾我和我两个妹妹呢。但就算再忙,头天晚上睡觉前,她都会将面粉加水,和好、揉好、团成圆鼓鼓的馒头状,最后盖上一块干净的布。

我好奇地问奶奶:“您是不是要让和好的面跟我一样先睡个懒觉,它才会变得好吃?”奶奶笑了,“面跟你这个小懒虫可不一样,我不是让它睡觉,而是将它喊醒。”明明是将和好的面搁了一夜,还盖上“被子”,这不就是蒙头大睡吗,怎么反倒是把它喊醒?多年以后,我才从书本上得知,奶奶比别人多做的这一步叫“醒面”。

醒过的面更有筋道。面粉的主要成分是胚乳,它就像个聚宝盒一样,储存着一粒麦子的全部营养——淀粉和蛋白质,其中的蛋白质又分为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加入水并反复糅合后,水和面粉融为一体,具有延展性的麦胶蛋白就会与具有弹性的麦谷蛋白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富有弹性的网状结构,即面筋。没错,正是面筋使面食更加筋道。但是,反复糅合会使蛋白质的分子产生弯折、扭转,产生一种对抗的内应力。将糅合后的面静置,就是让这些扭曲的蛋白质分子“放松”下来,舒展开,再次变回它柔软光滑的原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