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蚊子咬人期”变长了?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 虞晔
据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城市夜间的光污染可能会让能传播病毒的蚊虫延后进入滞育状态,这意味着蚊虫活跃期延长,人们被叮咬,甚至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也会加大。
据介绍,在一定环境条件诱导下,一些昆虫会进入“静止”状态,表现为生理活动降低等,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滞育”。滞育状态能帮助昆虫调节生长发育和繁殖时间,以适应所在地区的季节性变化。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一种雌性蚊子的滞育状态。进入冬季之前,该类雌性蚊子会进入活跃期,通过频繁叮咬各种动物,为冬季的“滞育”做好准备。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夜间有人造光源和无光源的两种环境,分别观察蚊子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夜间人造光源可能会使蚊子因营养储备不足而无法越冬、存活率下降,也可能使它们延后进入滞育状态,活跃期变得更长。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万谟彬介绍,虫媒性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有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除了上述两种疾病外,登革热、黄热病、黑热病、丝虫病也可以通过蚊虫传播。现在,蚊虫叮咬造成的疾病已在减少,且不同的纬度地区也不一样。
城市光污染对蚊虫的影响,可能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无论从环保角度出发,还是从防蚊虫叮咬传播疾病方面考虑,都应呼吁降低城市光污染。此外,万谟彬认为,还应从个人生活环境着手。蚊虫喜欢在室内花盆、花瓶、浴室、厨房的积水处,或室外坑洼、树洞、花池等处繁殖,所以,防蚊虫首先要清积水,对下水道口做好密封,至少每周1次更换花瓶中的水,及时清理各类生活垃圾。其次,室内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入夏前备好灭蚊灯、电子灭蚊拍等。最后,夏季外出,特别是去野外时,可适当在身上涂抹一些驱蚊用品。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花露水等止痒、防皮肤过敏,若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据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盖 博主周六野自曝患病,因前男友长六颗子宫肌瘤!呼吁女生爱惜自己
-
小 睡觉时若出现3种异常,建议早做检查,或是癌症到来
-
外 拉伸课,新一代中产收割机
-
小 阴虱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得阴虱?一文解答
-
人 “新冠第二波自救手册”在网络流传,专家:非常不靠谱
-
澎 32岁女子患乳腺癌,38次放化疗后保住乳房并诞下龙凤胎
-
澎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能注射疫苗?需注意什么?儿科医生解答
-
健 男人容易胖肚子,女人容易胖屁股,该如何减肥?
-
凤 孙俪否认自己眼睛大是得了甲亢:是从小就大的
-
新 不想被盯着看,她们决定去女子健身房
-
新 新研究:生理压力导致的加速衰老是可逆的
-
人 新变异株是否会突破免疫屏障?当前疫情防控热点八问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