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宣讲面对面 解决难题一对一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武城持续加大惠民利企支持力度
政策宣讲面对面 解决难题一对一
本报讯(记者王志强通讯员李淑冉袁健)“太感谢宣讲团了,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县里的好政策。第一个是假日专家政策,我们和山东交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一直开展深度合作,可以拿到相关补贴资金;第二个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政策,我们申报的新材料瓦楞纸板也符合条件,有2万元的补贴。”近日,在位于武城县的德州春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会议室,总经理龚春祥说,“这些政策能够帮我们减轻资金压力,提振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武城县持续加大惠民利企支持力度,及时梳理汇总上级政策,印发了《国家、省市优惠政策汇总》《2023年武城县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涉及企业增产扩能、服务业扩容增效、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同时,成立惠企政策宣讲团,抽调发改、工信、金融、人社等部门骨干力量,开展优惠政策宣传解读,主动“送政策上门”,让企业知晓、能懂、会用,推动政策红利落地,加快企业发展步伐。
“以往我们对惠企政策是推送多、解读少,有些企业实际上符合相关政策,但由于不知晓或不懂申报条件,没有享受到补贴支持,对政策的获得感不强。”武城县营转办负责人孟庆丰介绍,我们按照“谁的政策谁负责解读、谁负责推进”的要求,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上门精准分类推送、解读,全程辅导申报材料,在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的基础上,实现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聚焦政策落地,武城还围绕解决企业发展难题进行攻坚。按照营商环境需要“一把手”担当作为的思路,建立了助企首席服务官制度,由27名县级领导和73名部门主要负责人帮包100家工业企业,领导干部带头进企业、到现场,听取诉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目前,助企首席服务官工作已全面铺开,共梳理问题52个,主要涉及土地、市场、资金和人才等,正在逐一解决。此外,武城县还建立了营商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督导检查,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通报负面典型。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我们坚持用务实高效的实际行动,全力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擦亮武城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武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春波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