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厕“户户通” 治理“扬新风” ——上饶铅山虹桥乡推行改厕“三改三促进”模式推动乡村大治理

(1/2)
明珠号

改厕“户户通” 治理“扬新风” ——上饶铅山虹桥乡推行改厕“三改三促进”模式推动乡村大治理

2023-05-25 22:03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铅山县虹桥乡位于县城南郊,面积72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共有1136户2.3万人,森林覆盖率63.1%,是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卫生乡镇。近年来,虹桥乡坚持以农村改厕为主线,牢牢聚焦“集镇中心户、偏远零散户、村庄空心户”,全力推进“三大改造”,促进集镇面貌新突破,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探索村级增收新渠道,蹚出一条乡村治理新思路,加快实现“小乡大变化”“小乡大治理”。

中心户“集成改”,促进集镇面貌从“一时美”到“长久美”

坚持以集镇“中心户”为发力点,聚焦“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净”的工作目标,着力结合美丽集镇建设,分三步走抓好集镇“中心户”改厕工作。一是网格摸排“底数清”。将虹桥乡集镇0.3平方公里范围211户划分为8个网格单元,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其他村“两委”干部、村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为网格员,建立改厕“网格长负责制”,发动网格力量摸清住户改厕底数,落实“一户一清单、一格一台账”,统一建立改厕资料,快速核定改厕任务底数;二是规范改造“覆盖全”。按照“三格式一体化”的改厕标准,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完整下水道式、砖彻三格式化粪池、一体化三格化粪池等方式,改厕完工后组织乡村干部、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即可进行“销户”,做到改厕全程有标准、不遗漏。三是终端接入“集成化”。按照“户户通、村村连”的要求,完成集镇4个网格191个“中心户”污水处理终端接入,将网格内住户进行串联,网格单元进行并联统一接入污水处理终端,实现污水“逐户排放、集中收集、消纳净化”。通过污水处理终端“集成化”“一体化”改造,进一步实现居民粪污处理无害化,人居环境得到大改善,虹桥乡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零散户“生态改”,促进乡风文明从“一子落”到“满盘活”

根据虹桥部分村庄山区丘陵的特点,重点聚焦偏远山村“零散户”,坚持“因势打造、资源节约、长效利用”的理念,因户施策进行生态式节约化改厕。一是培育湿地“策源地”。对于部分有生态优势“散户”厕所进行标准化改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连线成片打造生态小湿地,作为生态修复涵养地。比如:虹桥新岩前村借助改厕契机,充分利用当地神仙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在周围19户“零散户”完成改厕后,统一收集生活污水,再结合三格式化粪池进行湿地建设,做到生物净化处理,为生态湿地植物提供有机“肥料”,实现共存共养。二是做优共生“联合体”。将相聚较近的几户“零散户”进行捆绑,按照标准化改厕要求进行改厕,着力改造成为规格较大的“联合体”,同时做到“联合体”共建共用一个化粪池,以减少过多化粪池的埋设和其他资源浪费。三是兴建公厕“转化站”。按照“水往低流”的原理,利用部分住户地势高低落差,有效结合建造规范要求,打造公共改厕“节约体”,明确选址公厕地势低于住户,实现此类“零散户”粪污无动力收集至公厕,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实现生态节约改造。

空心户“差异改”,促进村级增收从“单一性”到“多渠道”

针对虹桥部分村庄出现“空心户”现象,遵循“应拆尽拆、变废为宝、集中打造”的原则,在改厕的基础上,同步结合宅基地改革工作,强化“空心房”整治,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潜力资源。一方面,“空心”改出“新项目”。坚持以改厕为抓手,对全乡范围退出宅基地的“空心房”进行依法拆除,同步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实现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验收入库,巧借耕地指标交易,赚取土地开发项目收入。今年以来,虹桥全乡借助改厕东风,拆除空心住宅32栋,成功利用退出宅基地完成土地增减挂造地达11余亩,为村级财政增加收入30万元。另一方面,“空心”改出“新经济”。借助改厕和秀美乡村建设工作,将村内空心旧房进行修缮并完成标准化改厕,布局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同时,对部分有价值、环境好,且较为集中的空心住宅打造成为民宿,发展庭院经济、采摘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比如,虹桥桥亭流源村拥有良好的水库资源,夏凉气候凉爽怡人,我们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夏季避暑特色民宿,今年夏季迎接城区游客300余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5万元,逐步实现桥亭村级经济收入渠道更多元、可持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