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拆掉”八旬老人心脏上两个“不定时炸弹”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升主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狭窄”同时出现!
一次“拆掉”八旬老人心脏上两个“不定时炸弹”
升主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任何一个都是危险系数十足的心脏疾病同时出现在了一位八旬老人身上,刚入院时患者刘大爷(化姓)让家属和医务人员们都捏了一把汗。
南京市民刘大爷今年81岁。在2021年的一次常规体检中,刘大爷被检查出了升主动脉瘤。升主动脉瘤是一种极为凶险的胸主动脉疾病,占所有胸主动脉瘤45%。升主动脉局部发生了扩张时,可以形成升主动脉瘤。近2年来,刘大爷持续关注着自己的相关数值,主动脉直径体检数据分别为45mm、48mm、51mm,并且冠脉合并重度钙化和狭窄。
正常人体的升主动脉直径应该在25mm-35mm,刘大爷的数值已接近正常的两倍。目前大多数认为升主动脉扩张到直径50mm是一个“警戒值”,并且短期内血管直径明显增粗,也是血管破裂的风险因素,鉴于刘大爷两大风险因素同时存在,刘大爷和家人决定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
接诊的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苏存华主任告诉记者,在一系列检查过程中,医生们发现刘大爷不仅有巨大的升主动脉瘤,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对角支开口和回旋支中段、远段都是90%狭窄。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小血管,而主动脉是供应全身血液的大血管,同时出现了病变就意味着刘大爷身上不仅有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肌梗死的风险,还有主动脉破裂的风险。“这就像两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爆炸,一旦爆炸抢救的机会可能都很少。”
“拆弹”事不宜迟!苏存华介绍,考虑刘大爷尽管高龄,但身体经充分评估能够耐受手术,在严密地思考后医生和家属决定为刘大爷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患者高龄,苏存华和团队医务人员们首要考虑的就是缩短体外循环对全身的影响。“高龄的风险主要是患者所有的血管可能都会动脉硬化,血管脆性比较强,也更容易出血。另一方面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手术时间长很容易出现肺、肾、脑等器官功能的不全,体外循环的时间越短,恢复就能越快。”
手术过程中,心胸血管外科医务团队和麻醉团队紧密配合,一次性为刘大爷进行了升主动脉置换和冠状动脉搭桥两个手术。一方面,切除原先的升主动脉,更换为人工血管;另一方面,从腿上取静脉移植到此前小血管狭窄的部位。“整个手术全程都是一次性完成,没有任何的加一针补一针,没有多余的出血。”苏存华告诉记者,手术全部时间仅3小时。如今,恢复顺利的刘大爷在家人的陪伴下已准备出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