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无力呼吸:一个特殊患者群体疫情下的艰难求生

2023-01-17 09:54:53 来源: 医学界

穿过一座城市的危机与温暖

多位MG患者身体状况的急转直下,是在看似已经“阳康”时发生的,独自北漂的薇薇就是如此。

薇薇母亲早逝,父亲再婚,姐姐行动不便,自己在北京打零工,独居在昌平区。大约一年前,她发现吐字有些不清,喝水时偶尔会被呛到,并未在意;2022年8月起,她全身乏力、吞咽困难等症状愈发明显,10月,进食只能靠喝粥,旁人已经听不清她说话;11月,她确诊患有延髓型重症肌无力,接受了免疫抑制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出院后,薇薇在家里准备了一台呼吸机,想不到成为了此后关键的救命设备。2022年12月16日,她浑身酸痛,眼睛疼,低烧37.5度,测得新冠抗原阳性,但只持续了一天,吃了一片布洛芬就好了很多,之后的两天里“没有任何症状”,“我还庆幸自己熬过去了。”

然而,19日凌晨,她突然开始胸闷、剧烈咳嗽,却总感觉痰咳不出来,咳到根本无法躺下,不能入睡。凌晨1点,她打了120电话,3点半救护车才到来,4点左右送她到附近的一家三甲医院分院区的发热门诊,但救护人员没有对她进行任何处理,把她放在医院就驶离了。

到了医院她才发现,这难熬的一夜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发热门诊和急诊室内外都病人爆满,她被劝说去了急诊,想申请吸氧,得知根本排不上队,她看了一眼供吸氧的诊室,确实已挤不进人,病人的各种呼号,求救声、抱怨声不绝于耳。

“真的是生病以来最恐怖的一次就医经历,”薇薇在害怕中,感觉更喘不上气,只有蹲着感觉稍好一些,于是在挂号、等待检查结果的4个小时里,她一直蹲在人比较少的楼道台阶上,度过了后半夜,“对冷已经没有了感觉,只想着能畅快呼吸。”

第二天早晨8点,急诊的化验结果出来,她动脉血气有二氧化碳潴留,但无床位收治,医生给她开了一瓶止咳药。两小时后,回到家中的薇薇发现,自己连吃药都已十分困难——喝水无力咽下去,还会被呛到,这是她熟悉的病情加重的征兆。只有用上呼吸机,她才舒服一些,摘掉就胸闷难耐。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