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200亿咳嗽药市场生变:卸下销售管控“枷锁”后,仍存发展焦虑

2023-02-14 09:56:44 来源: 第一财经

“未来咳嗽药市场将进入‘V型反转’周期,开始走向全面高增长的阶段。”2月10日,贵州百灵(002424.SZ)董事长姜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两个月前的疫情政策突然调整,让姜伟公司生产的咳嗽类防疫药物需求猛增,旗下产品咳速停糖浆还被纳入官方推荐用药,一时市场供不应求。过去受疫情防控政策影响,止咳祛痰中成药销售受限,200亿元的市场规模出现萎缩,业内企业“叫苦不迭”。疫情政策的调整放开后,咳嗽药领域暴涨的市场需求,犹如一场甘霖,让咳嗽类药物市场人士感觉像“变了天”。

眼下,咳嗽类药物市场的销售仍处于恢复期,这一领域药品较多,且市场竞争激烈,在卸下疫情销售管控“枷锁”后,咳嗽类药企的春天真的来临了吗?

正在恢复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2019年在中国三大终端6大市场销售额接近250亿元;2020年受疫情及四类药限售等影响,大幅下滑27.93%,销售额不足180亿元;2021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实现12.82%的正增长,但离疫情前水平尚有差距。

“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国内咳嗽类药物市场远不止这点市场规模。” 一位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过去三年疫情,咳嗽类药物在各地销售一直受限,也影响了药企生产环节。

“我们的供应商药厂,过去3年减产、减员,有的生产线都停了,员工收入下降不得不离职另谋出路,同时上游原料中药材种植也减少。”上述药品零售企业负责人表示。

疫情也影响了药企的产品生产储备。“每年秋冬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尽管我们未雨绸缪9月开始陆续加大排产充裕库存,但依然无法一下子能满足市场需求。”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云山潘高寿”)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张胜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药品保质期多为两年,公司适当调整产能,避免积压过多库存,形成浪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