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医生切除一半大脑,她是怎么活到16岁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人的大脑半球分别控制着对侧身体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对侧躯体偏瘫或大脑半球对应区域功能消失的症状。
而莫拉受损的部位恰好是左侧大脑。通常情况下,左侧大脑半球为优势半球,在语言、计算、逻辑思维等方面更为突出。这意味着一旦进行手术,莫拉不仅会面临右侧躯体瘫痪,也可能因此失去对语言的理解。
但为了不让年幼的莫拉遭受癫痫频繁发作的痛苦,父母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前往专业的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就像是创造出一个新生儿一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她无法翻身,也无法微笑了。」莫拉的父母说道。
此后,莫拉的父母便带领莫拉开始漫长的康复训练。18 个月大时,莫拉才会学独自坐起来;23 个月大时,她学会了走路。到 6 岁时,莫拉已经可以讲出完整的句子,甚至发表简短的演讲——也就是说,她大脑的右半球取代左半球掌握了对语言的学习与控制。
「但莫拉说话和处理词汇的速度非常慢,她讲话时会像电报一样:一、次、一、个、词。」在交流中,莫拉有时需要提示才能理解问题,讲话时也会结结巴巴、含糊不清。此外,她对右侧身体的控制也会稍显虚弱。
莫拉戴上自己制作的花环
如今,莫拉已经健康成长至 16 岁。在她的个人演讲中,她会用「半满的水(glass half full)」来形容自己。尽管一半的大脑给她带来了缺陷,但从外表上看,她也只是一个喜欢打网球、把头发扎成辫子的普通女孩。
半个大脑,也能完成一个大脑的工作
约一百年前,知名神经外科医生 Walter Dandy 在治疗脑胶质瘤时进行了大脑半球切除术的初次尝试 [2]。手术结果并不理想,在接受手术的 5 名患者中,3 名患者在手术后 3 个月内死亡。而在彼时,这还只是一种粗糙的、骇人听闻的手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