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用好补益、消散、温中、清热四法
消法指针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的实邪,使之消散的治疗方法。治疗作用主要是消散脏腑、经络、肌肉的实邪。
中医专家认为,慢性胃炎以胃脘胀满或胀痛为主症的肝郁气滞证,治以香橼、木香理气和中,疏肝解郁;兼食积者,以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神曲、连翘消食化积。张声生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无论是饮食因素、体质因素,皆能导致脾胃运化失常,饮食纳入后不能化生精微物质,反而成为病理性痰饮,并转化为湿毒,故治疗以八月札、半枝莲、蜂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久迁延不愈,“初在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故以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为主症的胃络瘀阻证,以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结止痛,三七粉、元胡养血活血止痛;腹痛甚者,以全蝎、僵蚕活血通络止痛;胃食管反流病,以胸骨后灼痛或刺痛为主症的瘀血阻络证,以桃仁、红花活血散瘀;胃食管反流病,以咽喉不适如有痰梗、胸膺不适为主症的气郁痰阻证,治以半夏、厚朴化痰散结、降逆和胃,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化痰止呕。

三、温法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温法即温中、补中之意,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弱或虚寒,阳气失于输布所致的纳差腹胀,或脘腹冷痛、泛吐清水、大便溏泄等症。
中医专家强调寒邪是脾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常有“十胃九寒”之说;久病者,脾胃虚弱为病机之本,寒邪侵袭多为发病之标。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内不能运化水谷之湿,外又易感时令之湿,则寒湿内生,壅滞中宫,虚与湿、寒兼见。湿为阴邪,得温则化;脾为湿土,得阳则运。温阳药味辛性温,能启动脾阳,醒脾燥湿,使中焦脾土阳气升发,脾气散精,则水谷精微得升,水湿得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腾 中国人最容易得的 4 种癌,都和吃有关!《2020 全球癌症报告》解读
-
2 郭美美销售违禁减肥品案细节曝光:75人被抓,每颗成本几毛钱卖69元
-
武 男子发现3岁女儿非亲生,妻子称对方求她出轨“留个孩子”,法院判决:暂不准离婚
-
D 安乐死是癌症患者最后的尊严?别开玩笑了!
-
瘦 肝脏有毒吗?重金属多少?可以吃多少
-
Z 辞职医生揭秘:有的医生年收入 1000 万
-
腾 宝宝用药要慎重,这些伤害宝宝的药切记不能用,建议家长收藏
-
前 2020年我国每分钟就有8人被确诊癌症:早期几乎无症状,必须定期体检
-
钱 一干“那事”就进医院!杭州五旬大姐备受煎熬:现在看到老公走来我都慌......
-
医 一新冠疫苗遭永久停用!已致多人死亡!
-
一 2021味觉流行指南:“酸”的时代终于来了
-
健 日本女性很少有妇科病?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的4个小习惯,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