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名师朱文峰教你辨血瘀

2021-07-28 12:25 来源: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的一个证型,现在对血瘀证的研究也较多。我们在临床上对于这个病证名很熟悉,但你是否真正了解血瘀证?何为血瘀证?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血瘀证?引起血瘀证的原因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不妨来听听朱文锋教授的讲解。

什么是血瘀证呢?是指瘀血内阻,血液运行不畅,可能是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也可能是局部的血液运行不通畅所表现的证候。瘀血和血瘀这两个概念不完全相同。瘀血是讲血液停留在那个地方,停聚的那种血,那是瘀血。血瘀是讲因为有瘀血以后,所形成的各种证候,我们叫作血瘀证。血液运行不畅,既可能是有瘀血停留在某个地方,也可能不是瘀血停留,而是运行不畅所出现的证候,叫作血瘀证。血瘀是一种证候,瘀血是指那种具体的物质、停留了的血液,二者在概念上有这样的区别。

表现:血瘀证的表现,归纳起来有四大表现。

第一大表现是“疼痛”。有瘀血的时候,会出现疼痛。血瘀的疼痛特点是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可能严重一些。为什么会在夜间严重一些呢?因为夜间的血液运行要缓慢一些,血液运行障碍、运行不通可能就更明显一些,因此夜间比白天可能痛得更厉害一些。其疼痛有这么四个特点——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这是血瘀证的疼痛特点。

第二个是有“肿块”。在体表的,比较容易发现,如骨折,或者体表哪个部位受伤以后,局部常有青紫色的包块;体内看不到这种青紫色的包块,但是可以用触诊,特别是腹部,如果有瘀血的话,可能触到有包块,质比较硬,不容易推动包块,当然这是相对的,与气聚相比较,质比较硬一些、推之不移,这是血瘀的特点。

第三个是“出血”。瘀血阻塞脉道,导致血不能循经,血行脉外,可以表现为各种出血。出血的特点是色紫暗,有血块。出血以后,马上泄出来了,那就不会形成肿块,出的血也是鲜红色,没有形成瘀血;如果没有及时排出来,停留一段时间以后再排出来,血就变成紫暗色的了,凝固成血块了;或者是呈暗黑色、柏油状的大便,或者是妇女的崩、漏,都有可能是血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