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指南丨AHA/ASA发布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要点一览~

2021-07-28 13:24 来源: 健康界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卒中后应尽早开始二级预防。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联合发布了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全文发表于Stroke杂志。

以下为该指南的要点~

1.90%以上的卒中可以通过管理危险因素来预防,包括血压控制、饮食、体育活动和戒烟,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效应。然而大多数卒中幸存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不佳。

2.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的二级预防策略应相同。

3.服用二级预防药物仍然发生卒中的患者,在考虑改变治疗策略之前,应先确定患者是否按照处方服用药物,并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的原因。

4.卒中幸存者很有可能养成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应鼓励他们积极锻炼。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一个有监督的锻炼计划,比如由理疗师领导监督,可以确保锻炼安全地进行。

5.房颤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很常见,长期监测心律可提高房颤的检出率。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伴房颤患者应进行抗凝治疗。

6.卒中患者患有高血压时,应控制目标血压为<130/80 mmHg。

7.对于大多数卒中患者,建议每天服用80 mg阿托伐他汀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并控制LDL-C<70 mg/dl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如果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后,LDL-C>70 mg/dl,应考虑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如果LDL-C仍大于70 mg/dl,可考虑联合使用PCSK9抑制剂。

8.如果卒中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其治疗药物和血糖控制目标应该是个体化的,但对于大多数患者,建议血红蛋白A1c≤7%。对于部分患者,可以在二甲双胍中加入胰高血糖素样蛋白1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

9.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而不是抗凝治疗。

10.对于大多数缺血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的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并不起作用。推荐对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轻度卒中或TIA的部分患者进行短期DAPT。

11.病因不明的栓塞性卒中患者不应根据经验接受抗凝或替格雷洛治疗。

12.对于年龄>60岁、存在卵圆孔未闭(PFO)、病因不明的栓塞性卒中患者, 医生应和患者共同决策是否行经皮PFO封堵术。对于高风险的PFO患者而言,实施PFO封堵术是合理的;但对于低风险患者,封堵PFO的获益并不明确。

13.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和同侧严重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在卒中后立即进行颈动脉干预。至于介入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共病情况和血管解剖情况,选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

参考文献

2021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24 May 2021.

来源:健康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