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双份坚守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呼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副主任林海峰,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与科室员工一起承担起实验室值班任务,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检验工作,以科室为家,尽心尽力发挥着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检验科,林海峰对来到检验科的每一份标本都认真负责,尽最大可能快速、准确的完成检验,及时发出报告单,并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及时给予诊断建议,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工作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标本和实验室消毒工作,为了避免新冠病毒感染,科室从接标本到检验,再到发出检验单,每个环节都极认真做好消毒消杀,标本、台面、仪器、空气每一处都不容忽视,尤其进行地面消毒时,每每擦拭完都汗流浃背,但为了保证科室人员安全,林海峰任劳任怨。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林海峰也是最后一个走出实验室的。

“疫情期间大家虽然很累,但都积极乐观,都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做的也都是本职工作。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会好起来的,让我们为战胜疫情共同努力吧!”林海峰说。
妻子聂翠玲虽与与林海峰在不同岗位,但是一样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完成着每一项工作。
聂翠玲作为妇产科护士长,管理着整个妇产科涉疫门诊护士调配、维持就诊患者秩序、与涉疫病房沟通协调,同时,每天还负责各个环节检查、补缺、消杀工作,甚至充当起科室大姐姐角色,安抚着所有人的情绪。

早晨8:00到下午14:00,这个时段,是妇产科门诊接诊孕产妇最多的时候,有时候一上午就有100多人,整个走廊都是来产检的涉疫孕妇和家属,为了孕妇和家属的安全,聂翠玲常常得扯开嗓子大声说话,“请大家保持距离”“请不要相互交谈”“请不要摘口罩”“请家属在门外面等候,不要聚集”“一人一诊室,别着急,大家有序就诊”……整个上午下来,她的嗓子里像着了火一样,声音嘶哑,疼痛难忍。
为缓解产房助产士工作压力,有多年助产经验的聂翠玲还经常跑到产房上接产的班。有一回,产妇郭女士来到产房,情绪特别紧张,特别害怕,“医生快看看我,我不行了。”听到紧张的喊叫声,聂翠玲赶紧跑到郭女士身旁,安抚着、照顾着,慢慢的,郭女士情绪逐渐平静下来,聂翠玲又开始做接产前准备工作,不时的鼓励她,指导她发力,最后郭女士顺利生产一枚男宝宝,母子平安。
感动于聂翠玲的温暖照顾,郭女士夫妇当场手写了一封感谢信。看到感谢信的刹那,聂翠玲眼里的泪水夺眶而出。
抗疫的这二十多天,聂翠玲的身影在诊室与产房来回穿梭,一会儿帮孕妇绑胎心监护仪,一会儿帮孕妇采血检查,一会儿又协助孕妇挂号缴费,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为战胜疫情贡献着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多年来深受父母白衣天使治病救人崇高职业精神的影响,他们的女儿林冉,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专业,今年是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大一的学生。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林冉不畏艰险,挺身而出,担当起了学校的志愿者。

每天天未亮,林冉就站在了帐篷外,指导同学们如何打开健康码,如何配合医务人员采核酸,现场帮助医务人员维持秩序,保持距离。常常一站一上午,腿站麻了,腰也很累,但是她没有退缩。
“妈妈,放心,志愿者的工作虽然累,但我能坚持。”林冉常常在微信里和妈妈说。因为倒班时间不同,他们一家三口也只会在微信留言,相互鼓励,然后各自忙碌。
不同岗位,同一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同心抗疫,青城有爱”的佳话。(杨金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会 萧亚轩被狗咬后素颜晒疤!下巴布满增生伤痕,细胞坏死挖鼻孔都痛
-
雪 身上有这6个“特质”会促进肿瘤复发,赶快丢掉!
-
澎 医保谈判有何变化?集采会否扩围?医保局80条回复透露这些信号
-
小 芋兰片的做法步骤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为什么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
-
药 总是反复发作荨麻疹,痒得受不了,要怎么办才好?
-
人 祛湿最厉害的不是薏米,而是这“水中人参”!每天一把,排湿气、补肾气,脾胃强
-
会 55岁李若彤晒健身成果!穿运动内衣太性感,背部肌肉明显充满力量
-
人 近期高温多雨,出现这些症状警惕湿气重!
-
蓝 医疗微观|九价 HPV 疫苗扩龄,大年龄段女性是否有必要接种HPV疫苗?
-
人 安徽太湖:患者亟需救治 医护挽臂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