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于调理脾胃的中药有哪些?不妨了解一下
#脾胃#是指脾经和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是后天之本。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转化为气血能量。
如果脾胃不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腹泻等表现。由于饮食失调、过度劳累、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影响导致脾胃损伤,时间久了还会导致脾胃不足、运化失常,从而形成脾胃虚弱的现象。若是发展严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调理脾胃
所以当出现身体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治疗,及时调理。日常生活可用于调理脾胃的中药很多,常用的中药包括人参、党参、黄芪、茯苓、山药、枳实、厚朴、砂仁、白术等,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用药,大致中药如下:
1、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血不足引起的全身无力、面色发黄等症状。
2、党参
味性甘,性平。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具有补脾胃之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全身乏力、容易疲劳、气血不足症状。

党参、人参
3、黄芪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减退、长期腹泻、便血、尿血等症状,此外还可治疗气虚感冒。
4、山药
药性甘、平,归于脾、肺、肾经。山药属于药食两用的食物,具有健脾养胃、补肾涩精、止咳的功效。具有健脾益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以及黏蛋白,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对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久泻久痢、不思饮食、困倦等症状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5、砂仁
砂仁药性温和,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脾胃虚寒、呕吐、泄泻等病症,平时经常食用可起到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

砂仁、茯苓
6、茯苓
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能够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具有健脾宁心、利水祛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水肿、腹泻、失眠等症状。
7、枳实
枳实药性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消痞、止泻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腹满胀痛、胃肠积滞、热结便秘、胸阳不振、痰阻胸痹、痰热结胸等症状,也可用于气血阻滞所致胸胁疼痛和产后瘀滞腹痛、烦躁等。非气滞邪实、消化不良、长期腹泻者禁用。
8、厚朴
性味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降气除胀、祛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咳嗽痰多,以及饮食积滞脾胃引起的腹胀、便秘症状。

厚朴、白术
9、白术
药性苦、甘,温。归脾、胃经。能够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食少、腹胀、腹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
以上就是一些常用于调理脾胃的中药,具体如何服用,如何发挥药效,要看中医师的辨证,切勿私下服用药物,以免药不对症,加重脾胃的病情。
脾胃的调理需要长期坚持,并应从饮食入手,应注意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少食辛辣刺激、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鲜果蔬及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品。如果患者脾胃虚寒,应少食生冷食物,多饮用一些暖胃的粥类或者姜糖水,若消化功能比较差,可以尽量吃一些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还可以服用健脾化食丸等来促进胃肠消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澎 医保谈判有何变化?集采会否扩围?医保局80条回复透露这些信号
-
人 心脏很精贵,但检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
冰 华为大佬离世,给我们提了个大醒
-
人 暴雨天连接3例脑动脉瘤患者,专家:天气剧烈波动影响情绪易发病
-
蓝 医疗微观|九价 HPV 疫苗扩龄,大年龄段女性是否有必要接种HPV疫苗?
-
小 芋兰片的做法步骤
-
会 萧亚轩被狗咬后素颜晒疤!下巴布满增生伤痕,细胞坏死挖鼻孔都痛
-
人 预防脂肪肝,这种运动最有效
-
儿 这种“鲜奶”喝不得!容易感染细菌不说,严重的还会影响发育
-
人 1.9亿公斤!河南沁阳市小麦去年晚播今年收获更高产
-
会 演员李心艾暴瘦110斤!近照瘦出锥子脸,肩膀突出全身无一点赘肉
-
人 为什么不能“日啖荔枝三百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