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皮晓涛:深耕“三农”注活水

2023-04-26 07:36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记者 吴苏

从瀛湖生态旅游区管委会到桥兴村的路并不远,坐在船上,看着水面倒映过山川飞鸟、小桥人家,不多会儿便能抵达桥兴村委会。这里是出了名的好地方,坐拥AAAA级景区瀛湖的核心地带,山水生态资源数一数二,更不消说,河岸边成片的果园、茶园,株株都是村民们的“摇钱树”,游客多、产业旺,桥兴村大部分村民的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

到这样的地方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很多人会认为是轻松的事。但俗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来这里游玩看到的都是风景,真正设身处地为老百姓做事时,方知其中的艰难不易。

2021年的8月,瀛湖生态旅游区经发局副局长皮晓涛就是怀揣着这样忐忑的心情,在组织的派遣下到桥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去之前就有作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要积极帮助村上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带着满腔热情,皮晓涛拎着公文包和几件换洗衣物就直奔村上,还没来得及将15个村民小组的情况摸清吃透,连绵暴雨就接踵而至。“从8月底开始,暴雨就下个不停,去组上的好多公路都损毁了,山体塌方、湖水混浊,摆在眼前的第一要务就是抢险救灾。”连续一个多月,皮晓涛吃在村上住在村上。白天,他和驻村队员、村组干部一道,跋山涉水,挨家挨户察看险情,把居住在有滑坡隐患地带的农户转移到安全地带,农户养的家禽也要一并运送,一天下来,衣衫在雨水和汗水的浸泡下早已湿透,晚上脱下鞋子,脚都在胶鞋里泡得发白。好不容易躺下歇息,居住的宿舍又开始漏雨。“因为年代久远,老卫生院改成的村活动室也没有做防水,大雨一泡,墙皮哗哗往下掉,宿舍里好几处漏水,只好找几个盆接着。”回忆起那段苦日子,皮晓涛记忆犹新,但他心里最牵挂的,始终还是老百姓的安危冷暖。

10月中旬,下了许久的暴雨终于偃旗息鼓,皮晓涛又开始操心村上的园区扩建。此时正是枇杷、茶叶栽植的季节,他抢抓时机,多方协调茶苗、枇杷苗,组织动员群众,当月完成园区扩建500余亩。其中,栽植茶叶300余亩、枇杷200余亩。2022年的春夏,桥兴村的茶叶和枇杷都丰产丰收,他通过发动朋友圈、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等多种渠道,帮助村民销售枇杷上万斤,让村民的钱袋子变得鼓鼓囊囊。

想到汛期时村活动室漏雨的窘况,皮晓涛担心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便积极协调管委会筹措20万元,又在其他部门筹集了20万元,将村活动室改造一新,如今,修葺完善的村活动室大变样,不仅内里干净整洁、舒适安全,外面还修建了运动场地、增添了健身设备,成为村民们又一争相来往的活动场所。

在这个过程中,他将桥兴村家家户户的情况都尽数掌握,本着民生无小事、为民解难题的初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2022年共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件、化解矛盾纠纷3起、开展助学活动2次、帮助大学生6人、开展助医活动3次、帮助3名监测户解决医疗费7000元,组织开展春节前慰问2次、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28人次、发放慰问金17000元、发放粮油等物资3000元。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彰显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驻村干部为民服务的情真意切、踏实肯为。因着桥兴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皮晓涛结合瀛湖生态旅游区发展规划,围绕桥兴村社会民生、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心谋划,形成了桥兴村“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项目库。共计谋划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16.5亿元。其中,瀛湖管委会重点招商产业项目3个,总投资15.5亿元。截至目前,3个重点招商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为桥兴村产业发展、村民长远致富开好局、起好步。

回望驻村工作的一年半载、细数坚守在村的点点滴滴,皮晓涛感慨地说,“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理解他们的不易,考虑村上的发展,多为村民办点好事,才算不负组织的信任,不负群众的期待。未来,自己将一如既往,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努力为民生发展谋福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