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丹阳美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韦炳旺
天空露出一缕缕晨光,大地一片绿意盎然。带上年过七旬的伯父,从邕城出发,驾车来到偏远的丹阳小山村,走进阔别5年的家乡怀抱。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蓝天白云下的村庄格外美丽迷人。在村文化服务活动中心,村民穿上各式美丽的春装,有的在编织藤篮,有的愉快地凑在一起聊天。他们聊的并非农事,而是略显新奇的话语:“春天到了,你家的院子种了几种花卉?”“我家新种了月季花、梅花、迎春梅,隔壁邻居前几天还去镇上买了几盆兰花、杜鹃、郁金香……”
有壮、汉、瑶多种民族,近千户人家的丹阳村,农户散居在多个山弄,都住上了楼房,有的还有三合院、四合院。新时代的村民,学会养花种花赏花,很多人家院子里种着美丽的花卉。我们沿着小山村主干道前行,远处炊烟袅袅升起,近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情舒畅。
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位于村中央的韦大叔的农家乐。只见店里窗明几净、干净整洁,有几对情侣正在有滋有味地吃着汤粉。拉过家常后,我试探地问道:“大叔,每天来吃饭的人多吗?”
韦大叔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着白帽,满脸堆笑地说:“前几年不行,去年以来,村里发展了观光旅游业,建设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还连片种植火龙果、沃柑、毛葡萄等特色产业,吸引了很多游客。加上村里人对美食的追求,来店里吃烧烤、炒粉、炖猪脚的人逐渐增多,多的时候每天可达百余人哩。”
在丹阳村委办公楼旁,文化宣传栏上公布着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内容。村党支部书记韦玉红感言,目前村里老老少少都动起来了,大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卫生,村民在路上见到牛粪,自觉收拾清扫,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已经深入人心。
村里占地600平方米的丹阳藤编非遗展示馆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直接为丹阳村编织企业创造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藤编产品销售活动。藤编老板韦昌英高兴地对我们说:“我们的竹藤编织工艺品已经出口到美、法、德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近日又接到来自美国的大笔订单。”
车子缓缓向小山村的东头行驶,装修一新的楼房扑面而来,这些人家的院子里、楼前操场或路边,停泊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私家车。田园春潮涌动,民房错落有致,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夜幕降临,走在亮堂堂的村道上,从深圳回来参加弟弟婚宴的蓝表叔感慨万千。他常年在深圳务工,有4个年头没有回乡了。这次回来,他感叹丹阳变化太大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宜人宜居宜业宜商,就连村头的路灯都是这样亮堂!“听说贵南高铁将于今年6月底开通,铁路途经都安境内,设有两个高铁站,丹阳村通往外面的世界更加便捷了!”蓝表叔高兴地对我们说。
吃完晚饭,我们散步来到村文化广场。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小山村的夜空,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