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将至,眼科专家为老年群体义诊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宁芝 实习生 李甜
在第28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5月26日,眼科专家走进成都开放大学,开展眼健康讲座及义诊。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老年阶段的眼健康备受社会关注,为助力老年人眼健康,由国家老年大学举办的以“关注老人眼健康,十城万人齐行动”为主题的全视觉老视健康科普行动启动,成都是全国十城分会场之一。

讲座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吴峥峥介绍,不管是什么职业,人到了一定年龄,都有可能出现老花眼,“老花眼是由年龄增加,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所导致的看近不清楚,往往40多岁开始出现,具体表现为看手机要拿很远,看远看近切换不流畅。老视可以通过佩戴老花镜辅助看近,如果合并白内障或不想戴眼镜的话则需要做晶体置换。”
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瑞帆说:“如果把人眼比作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相机镜头,白内障出现后‘镜头’会变得浑浊,想要恢复清晰状态的唯一方式是通过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将人眼原有的浑浊晶状体取出,再植入功能性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的关键技术,已从过去的单焦点、双焦点晶体,发展到现在的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可以同时解决白内障、老花眼、近视等眼疾,还能恢复远、中、近全程视力。临床上会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和视力需求,为他们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

义诊
科普讲座之后,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邓铂林为老年学员进行了白内障、老花眼义诊筛查。他表示,检查中发现不少老年人在关注眼部变化、及时就医等方面的意识还是相对薄弱。部分中老年患者在原有白内障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眼底变化,比如老年性黄斑变性,与高血压、高血脂有关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引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有时会被老年人简单地归结为白内障加重了,而不及时治疗延误了病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证 “保命药”价格暴涨十余倍?患者:买不到,吃不起,什么情况?
-
每 “我又阳了”,多位新冠二次感染者自述,这次生活可以自理
-
科 被轮番亲吻,高烧近40℃!这些行为千万别做!
-
每 第二届中医药抗衰老大会|如何提升精气神,听听院士怎么说
-
财 基层医院也开始采购高端医疗设备了
-
小 沉迷“小黄片”,大脑会萎缩?一文解开疑惑
-
凤 大家好,我们又阳了
-
新 上海医院证实:新冠检出确有增加,主要是这些人!“二阳”症状会更重吗?专家分析
-
健 花21万元打“抗癌针”,竟是可乐!真正的抗癌方法是这些
-
阳 如何判断自己怀孕了?认准这5种表现!
-
都 你身边最近“二阳”的多吗?张文宏等最新研判
-
健 北京中医医院陈明:“二阳”发热时间变短,转阴时间也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