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临床中的骨科检查都包括什么?这5种检查很常见

2021-04-14 23:50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

1、体征检查

骨科的体征检查是比较复杂且全面的一种检查方式,也是患者在进行骨科疾病治疗的首要检查方法,在入院的时候就会根据患者的一些典型疾病体征来进行相应的检查。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患者局部肌肉以及活动度来作为检查标准,除了可以快速帮助患者确诊疾病,还能够明确疾病的发展程度。如果是出现了神经损伤的患者,同样也可以通过体征检查来进行初步判断。

2、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是在发现骨科问题时,为了排除其他诊断或者是鉴别疾病需要进行的检查。因为骨科疾病并不是单纯的骨科损伤,有一部分疾病则是原发病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的,骨骼的损伤并非是根本原因,所以就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比如血液检查可以针对尿酸偏高引发痛风的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除此之外也可以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初步诊断。

3、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在骨科疾病检查中的首选检查方式,因为大部分患者在出现病变的时候,通过x线就可以将身体不同的组织呈现出来,由此判断骨骼断裂或者组织损伤的情况是比较明确的。通常如果经过x线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就不会选择其他的检查方式,大部分的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都可以通过x线来确诊。

4、CT检查

CT检查同样也是通过x线穿透身体来进行检查的一种方式,但是比起x射线检查来说,CT检查要更加全面一些。这是因为CT检查的精度更高,可以显示出多层面的组织结构,如果出现了内部骨损伤或者是软组织内部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就需要通过CT检查来进一步辨别疾病类型。

5、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也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但是大部分是运用于内科检查之中,如果是骨科患者出现了肌肉或者肌腱病变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超声检查。因为局部的细微结构病变是不容易通过CT或者x线来查出的,此时就可以选择超声检查来进一步诊断。除此之外也可以针对患者的内科并发症进行排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