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为什么癌症早期症状一发现就是中晚期,牢记“五字诀”无论何种癌

2021-06-17 19:00 来源: 小涵健康

但是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却提出,他并不建议人人进行癌症早筛。

韩启德院士认为,应重视癌症筛查的负面效应。以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为例,假设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9%,假设肺癌发病率为100/10万,在100万人口中进行肺癌筛查,应有1000人实际患有早期肺癌。那么,实际患有肺癌的患者可被筛查出1000×99%=990人,而未患肺癌的99.9万人中会有9990(1%)的人被误诊为肺癌。

也就是说,被查出肺癌的990+9990=10980人中,有9990人为误诊,假阳性率高达91%,这91%的误诊人群会产生非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或接受本没有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因此,韩院士认为,癌症筛查应只针对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应慎重。

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癌症?

大多数肿瘤都不是遗传性的,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遗传物质的缺陷,这种基因缺陷是可以遗传的。带有这种缺陷的人并不一定都患肿瘤,但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大大高于普通人,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他们患癌症的几率就要比普通人高。不过,内在的基因缺陷也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起作用的。所以,如果能注意外界环境和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癌症的外界影响因素,也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

这就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代年轻人普遍喜欢熬夜,缺乏锻炼,遇到开心或者不顺心的事情喜欢暴饮暴食,用大吃大喝来犒劳自己,健康状况普遍堪忧。除了生活方式,还要改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做饭时,有些人习惯了用热锅热油炒菜,认为这样炒出来的菜更好吃。在室内装修结束后,没有重视和做好室内通风、除味工作,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认识到:癌症不是什么特殊疾病,也不是什么可怕的疾病,通过有效、科学的防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发病率,而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因此,要矫正“癌症=绝症”的看法,端正态度,对癌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