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是怎么回事?

2021-06-21 09:31 来源: 初初美食季

相信糖友们2021年的新年愿望,肯定是糖尿病被攻克,自己恢复健康。这也是“正糖名家”所期望的。

虽然,愿望总归是愿望,但其实糖友们在发病之后,还有机会较为轻松地保持不错的健康状态。这就是糖尿病的“蜜月期”,持续时间可以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因人而异。“正糖名家”建议您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期。

糖尿病也有“蜜月期”!

正如新婚时期的蜜月让人难以忘记,糖尿病的“蜜月期”也能让糖友们“提升”生活质量,因而不可错过。因为在这个时期,不需要任何降糖药物处理,或者是仅仅需要很少量的降糖药物就可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我们知道,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罪犯之首”,几乎所有的并发症都因为高血糖的原因,日积月累下来,对于身体的器脏、血管等造成了几乎不可逆转的伤害。

糖尿病的“蜜月期”就是血糖比较容易控制的时期,也是糖友们可以追求的最理想状态。通常糖尿病的“蜜月期”多出现在1型糖尿病中。但是研究人员发现,2型糖尿病并非没有“蜜月期”,1997年,以色列医生就提出了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概念。而大部分的2型糖友为什么没有察觉到“蜜月期”的存在呢?其实是有原因的。

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

2型糖尿病因为病人发病年龄较大,以超重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对于胰岛素的依赖性反而没有那么强,所以导致“蜜月期”的现象并不明显。

不过,研究人员也发现,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可以通过诱导来产生。相信这对于广大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是极大的福音,毕竟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糖友中,90%以上的人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

但并非人人都能够成功。因为“蜜月期“的出现,需要“天时地利和人和”。研究发现,影响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出现的原因或集中在以下几点。

01年龄

2型糖尿病的整体发病年龄是高于1型糖尿病人。有研究人员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或许与和β细胞功能障碍有关,可能是因为年轻糖尿病患者残留有功能的胰岛细胞较多,各项机体功能较年老患者更强。而且不同研究者的实验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导向:年龄越高,“蜜月期”的诱导率越低。

02BMI

研究显示,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但是BMI高的患者更易出现“蜜月期”。有可能是,高BMI患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而胰岛细胞功能相对损害较轻,因而当血糖被强化控制后,糖毒性缓解,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和β细胞功能恢复。

03病程长短

临床观察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的病程长短对“蜜月期”诱导有明显影响。可能是由于2型糖尿病是缓慢发展的,长期的高血糖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被削弱,机体对葡萄糖感知能力下降,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功能的损害随着病程延长,不可逆性越高。

中青年糖友或迎曙光

目前,中医和西医都有针对于2型糖尿病的“蜜月期”进行引导的实验,不管是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GLP-1治疗与胰岛素泵治疗还是针对于降低血糖而做的工作,或者是采用健脾清化方之类的中药药方,都有可能诱导出糖尿病的“蜜月期”。

其中,较为普遍地证实了年龄<60岁、BMI指数高(BMI≥28kg/m2)、病程短(尤其是病程<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诱导出“蜜月期”,且不同的诱导治疗方案与“蜜月期”也密切相关。

对于糖友们而言,“蜜月期”是一个不错的“缓解平台期”,虽然并不能完全改变胰岛功能每况愈下的总体变化趋势,但仍是一束生命里的曙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