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我们需要责任、勇气、能力与水平,做出高质量研究 终止对患者与人民健康有害无益的治疗手段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CAST(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心律失常抑制试验),证明在心肌梗死后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频发室性早搏和(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与安慰剂对比,用当时更有效减少或消除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组的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及心律失常相关的死亡率不是降低,而是显著增高。试验不得不提前终止。
30多年过去了,至今没有找到可以改善这些患者预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随后的一系列临床研究证实,所有的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同样可减少早搏,但增加或不减少风险。我毕业不久那个年代,对冠心病监护室(C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利多卡因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规也被临床研究彻底否定。
上世纪 80年代以来,使用正性变力性药物(洋地黄与非洋地黄类)治疗收缩功能下降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均以失败告终,这些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都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总死亡率。
本世纪先后完成的COURAGE、OBITA、英国针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研究和最近美国政府支持的ISCHEMIA高度一致证明,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在有严重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并且运动心电图试验有中重度心肌缺血的稳定心绞痛患者(更不谈CT体检发现的无心绞痛症状血管狭窄,包括慢性完全闭塞患者),支架或搭桥仅可能改善症状,并不减少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也不减少总死亡率,即支架虽可挽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肌与生命,但不可能预防心肌梗死,不可能预防心脏猝死,也不延长患者寿命。因此仅适用于经过充分药物治疗(如能落实康复五大处方)仍有明显心绞痛的对症治疗——缓解心绞痛。但在我国却多年来把支架作为这些患者预防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的“神器”,诱导了大量患者接受过度支架。
近年来,一系列新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包括卒中),阿司匹林引起严重出血超出预防血栓的获益。从而大大降低了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推荐。
让我深感遗憾的是,这一系列证实需要淘汰或严格限制的药物或支架使用的临床研究全来自国外,而几乎无一个来自国内。而且做出结果无用无效或有害的研究大多为政府出资开展的研究。
使我更为不安的是,即使国际研究,包括有31家中国大陆医院参与的ISCHEMIA研究已证实支架用于稳定冠心病患者的局限与问题,在对世界应用支架的规范化产生重大影响时,国内的支架过度使用非但无任何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既得利益者们对研究的重要结果假装视而不见,反而用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对研究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横加指责,以偏概全。
如何真正提升我国临床研究水平与质量的一个重要角度与标准是我们是否有责任、有勇气、有能力和有水平,不仅仅研究有益于广大患者与人民健康的新技术、新药物,而且也能够不断发现对广大患者和人民健康无益、无效、甚至有害,迫切需要限制、甚至淘汰的治疗技术与药物。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
零吸烟多喝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家和睦寿百岁

来源:第三诊疗室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
腾 中国人吃饭最坏的习惯,肥胖胃癌都跟它有关,为了家人健康必看!
-
钱 一干“那事”就进医院!杭州五旬大姐备受煎熬:现在看到老公走来我都慌......
-
D 20%的癌症都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而你可能还毫不知情
-
Z 胸部疼痛,到底要不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
-
观 接种日本赠送疫苗后,台湾已有62人猝死,在台日本人有点怕了
-
光 关于疫苗,钟南山最新提醒!第二针不能这样打!
-
深 一天吃荔枝千万别超过这个量,当心患上“荔枝病”
-
天 19岁姑娘掀开裙子发张自拍照,震惊网络!年纪轻轻她却…
-
母 为啥身边的双胞胎越来越多?90后夫妻说出真相,网友:没猜错
-
康 爸爸趴在妈妈身上被孩子看到,这位爸爸的回答绝了
-
丁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医学也是
-
财 普通老百姓有必要打新冠疫苗加强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