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社区养老进行时,迎泽区 家门口享受无忧夕阳生活

2021-09-15 07:26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庙前街道水四社区“长者之家”里,护理人员细心地给老人喂饭。

9月10日下午5点半,迎泽区庙前街道水四社区二层,易照护“长者之家”的“客厅”里,悠扬的戏曲声“佐餐”,几位老人优哉游哉地享用晚餐。吃完饭,86岁的朱奶奶步行回家。虽然长期住在“长者之家”,但她半个月会回家一次。在家门口养老,既解决了日常生活起居问题,还有了相对固定的人际交往圈,朱奶奶很享受这样的晚年生活。在迎泽区,这样的“嵌入式微型社区养老中心”共有5家,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在家门口养老

走入易照护“长者之家”,进门就是大开间,摆放着沙发茶几、餐桌椅以及一台大液晶电视。老人们或坐或站,有的随意聊天,有的看着电视上的戏曲节目,看上去,这里更像是普通人家充满烟火气息的客厅。

“住在这里很方便,也舒服!”朱奶奶笑容明朗。朱奶奶家就在附近,她的两个孩子都定居国外,老伴离世后,她一直独居。有一段时间,老人甚至有些抑郁,她萌生了住进养老院的想法。但她身体硬朗,还不想完全脱离原有的生活圈。2019年,得知社区要开办“长者之家”,朱奶奶特别开心。在家门口养老,这正是自己期待的生活。

2019年,水四社区的“长者之家”刚刚成立,朱奶奶成为首位入住的老人。在这里,每天有护工嘘寒问暖,有其他老人共同交流,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甚至还外出旅居开阔眼界……渐渐地,朱奶奶脸上的笑容多了,变得阳光开朗。

解决儿女之忧

“妈,我来了……”晚餐时分,孟奶奶的儿子来了,搂住表情茫然的老母亲。

92岁的孟奶奶几年前患了阿尔兹海默症,随着病症的加重,她渐渐不认识家人,不能走路,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已至花甲之年的儿子既要照顾儿孙,还要看护症状日益加重的老母亲,越来越感觉分身乏术,甚至连个安稳觉都没法儿睡。

一年前,听说社区开了“长者之家”,孟奶奶的儿子多次前往考察。看到护工踏实认真,环境洁净清爽,管理也很到位,他动心了。这里的护工很专业,比自己更能照顾好母亲,走路十几分钟便能从家过来。就这样,孟奶奶住到了这里。

孟奶奶的儿子一有空,便来看望母亲。自己得到了合理的休息,母亲也得到更科学的护理。

缓解养老难题

水四社区的“长者之家”共14个床位,目前入住了10位老人。中心设有卧室、康复区、厨房、用餐区、活动厅、卫生间、助浴室、布草间、洗衣房等功能区,能满足老人各种生活需求,体现了“小而精”的特点。

迎泽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养老资源越显紧缺。2015年,迎泽区率先尝试“社区养老”模式,政府支持引入第三方运营。通过小规模服务点的设立,使老人“不离家、不离亲、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就能享受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目前,全区共有5家社区养老中心。

社区养老中心服务模式比较多元,可为走路15分钟范围内的老人提供“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便捷服务。服务形式包括日间照料、老年餐桌、短期寄养、居家上门服务、乐龄旅居等。服务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照料、护理康复、自立支援和多种个性化服务需求,包括健康评估管理、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护理、康复、精神陪护、乐龄旅居、传统节日活动、生日会等。每天的兴趣活动更是层出不穷,手工、静心抄经、观影、唱歌、老年瑜伽、戏曲、厨艺比拼、扑克大赛……

社区养老中心也面临运营成本较高以及居家养老市场潜力亟待发掘等发展中的问题。但因其规模小且对地理位置要求不高,布点灵活,仍然在缓解养老难题方面起到弥足珍贵的作用。记者 侯慧琴 通讯员 于楠 文/摄 太原晚报

来源:太原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