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零添加”“0糖”?专家提醒:小心被忽悠

2021-09-27 19:13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例如有的酸奶标注“无明胶、无人工色素、无防腐剂”,但其实白色的酸奶不需要添加色素,而不添加明胶可能是因为用了其他的胶类,比如果胶。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治在早前也公开表示,国家对添加剂的类型、用量都有明确规定,个别企业在宣传中抓住消费者心理,宣传产品“零添加”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是不可或缺的,食品添加剂不应被“妖魔化”。“零添加”并不等于更安全

无糖并非真的没有糖

代糖没热量可能会有其他风险

除了常见的“无添加”“零添加”等,目前市场上还有“0糖、0卡、0脂、100%不含,无(糖)”等标注方式,这种宣传在饮料产品上比较常见。

消费者对待此类宣传的产品

也当提高警惕

以无糖为例:

食品声称“无糖”,须满足固体或液体食品中:

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

不高于0.5克

(指所有的碳水化合物)

但并非一定是

真正意义上的“无糖”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

王青斌认为,对于其他标榜“零”的食物的宣传也要警惕,比如:

“零脂肪”的食物可能含糖量比较高;

“无糖”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的甜食品,但可能含其他糖类替代品,比如麦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

代糖虽然没热量但也可能带来风险:

“代糖等甜味剂比蔗糖甜200-300倍,能刺激大脑产生兴奋,会引导人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如是说。

前段时间,一些企业也因标注“0蔗糖”而备受质疑。今年4月,元气森林曾为“0蔗糖”宣传致歉。元气森林表示,在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易引发消费者误解。近期,妙飞推出的“0蔗糖”奶酪棒产品包装以“0蔗糖”吸引消费者眼球,却含有结晶果糖、聚葡萄糖,甜味剂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剂,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对此,妙飞方面表示,“0蔗糖”并不是无糖,妙飞采用多种天然成分,在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需求的同时一定程度地控制热量的摄入。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撰文指出,“0蔗糖”只能说明食品不含蔗糖,但还是可能会有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成分,它们的危害和蔗糖相比并没有更低,就算没有糖,如果食品里本身有淀粉也会造成血糖升高,糖尿病人或高血糖的人要仔细分辨。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孟刚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