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补重点遵守“三原则”!盲目进补,可能越补越虚
秋分当天,昼夜等长。秋分过后,昼短夜长。《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后气候开始变化。昼夜温差加大,气温下降,一天比一天冷。秋季在中国传统中是最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由于现代人作息,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进补也要尤其注意。盲目依靠“老方子”说不定会越补越虚。
进补三原则要牢记。秋分之后,气温开始下降。天地间阳气减退,各种疾病可能会乘机找上门。秋季进补一方面是为冬季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加强自身阳气,抵御疾病。进补可不能人云亦云,以下三点要了解!

因病制宜。秋季适宜进补,提高身体阳气。但是进补要因病制宜。现在很多中老年身体都患有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盲目根据食谱进补是不可靠的。以冰糖雪梨举例。冰糖雪梨可以化咳止痰,滋阴润肺。食材简单,做起来轻松只需要将梨子和冰糖放在一起炖煮就可以得到最基本的冰糖雪梨。食物虽好,正常人吃起来也会身心舒适。但是对于高血糖的病人来说,这碗冰糖雪梨很有可能是“慢性毒药”!冰糖雪梨里的冰糖能让体内的血糖快速上升。对病情影响非常不好。所以,秋季进补一定要因病计划,不可盲目。
因人制宜。秋天吃羊肉对肝脏,脾胃都有很好的滋养作用。是身体虚弱的人的进补佳品。但是所有人进补都要吃羊肉吗?当然不是,相信大家身边有很多人从来不吃羊肉,觉得羊肉的膻味吃起来让人恶心。有些人闻到味道甚至都会呕吐,所以秋季进补还讲究因人制宜。进补时不仅要考虑食材是否合适,吃起来开心更重要!

因地制宜。秋天进补也要因地制宜,虽说都开始进入秋天,但是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此时海南的温度还有25摄氏度左右,黑龙江却只有10摄氏度左右了。所以进补还要分地方。此时北方的人民大概率已经穿上了外套,喝起养生粥。在南北方立秋习俗上就能看到差异。在南方金华市,就有立秋吃西瓜的传统。称之为“啃秋”。但是在北方的北京立秋有“贴秋膘”的传统。一到秋季,人民纷纷开始购买肉食,来补偿夏天的亏空。所以说,进补也要分地方。
上面就是秋季进补的“三原则”。总结一下就是秋季进补要“私人订制”。进补讲究的是“平衡”。要小心“越补越虚”。
秋季气候环境里阳气变弱,阴气入体,容易受寒。除了饮食进补以下三点生活习惯要注意。
收起凉席盖被子。入秋后,天气转凉。夜间温度降低。秋季保暖要做好,所以家里的凉席可以收起来了。季节变换时节,天气开始转凉,呼吸系统疾病开始流行。所以,睡觉时候的保暖就非常重要。空气湿度比较低,早上起床可能会觉得嗓子干,要及时补充水分。早期喝一杯温水也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如果嗓子持续干痒,还可以在屋子里放置加湿器等增加空气的湿度。

随着气温的下降,空气也变得逐渐干燥,衣服之间更容易产生静电。中老人的皮肤相对下来更干燥,所以更容易产生静电。头发,手上发生静电的时候可以用少量的水打湿,将体内的电放出去。也可以将衣服的材质换成更加光滑的,柔软的棉质或者丝质内衣,尽量不穿化纤的衣服,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睡前泡泡脚,消除疲劳。俗话说,寒从脚起。热水泡脚可以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睡前泡脚还会让身体更加放松,更加有利于睡眠。

放松心情,登高望远。从古至今,保持心态好都是保养的“绝招”。秋分已经过了,重阳节也不远了。现在气候适宜,既没有夏季的骄阳似火,又没有冬季的凛凛寒风。登高望远,山上空气污染小,负离子含量高。登山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加血液流通速度,促进血液循环。但是记得登山过程做好保暖,山上温度偏低,登山出汗也不要盲目脱衣服,防止感冒。
秋风吹,“战鼓擂”,身体的战鼓已经敲响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离我们就不远了。秋季进补虽然好,但是谨记秋季进补三原则。同时秋季锻炼或者休息时候都要注意保暖,养好身体,准备迎接冬季的到来。
来源:三九养生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瑞安航空乘客高空发生关系,翻云覆雨不顾旁人,航空公司视而不见
-
人 转告家人:中老年人想要拥有好睡眠,睡前尽量不要做这5件事
-
极 中秋节后的月饼去哪儿了?“按销定产”延长销售周期配合促销打折,过期月饼就销毁
-
营 益生菌到底有什么用?服用益生菌必知的4个真相
-
那 天然“促睾”食物被找到,男性若想提高活力,请舍得吃
-
穴 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按按手臂上一条线,全解决
-
茶 什么时辰喝什么茶,不可不知的喝茶学问!
-
爱 医生:不管烟瘾多大,这3个时间段不能抽烟!特别是第2个,要牢记
-
上 中药材掀“涨价潮”!返乡大学生回家“种药”,年入超40万元
-
人 新婚没多久,夫妻两人同时染上艾滋!妻子哭诉:都怪你兄弟!
-
人 脾胃虚的女性,身体可能出现3个“丑态”,尽量别忽视
-
人 肝不好的人,身体会出现“1处疼痛,3处变色”,多留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