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编织致富“新丝路”,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做大蚕桑产业“块头”
叒木为桑,天虫为蚕。在吴堡县寇家塬镇“三道塬”上,村民房前屋后、山上山下,绿油油的桑树给人带来丝丝清凉。在农户家中,蚕宝宝们在“蚕妈妈”、“蚕爸爸”的精心抚育下,正在茁壮成长,即将吐丝织茧。

“这几天正是蚕结茧的关键时期,一刻也不敢大意,每天至少要喂上3至4次。”凭借40年的养蚕经验,王荣莲一边给蚕换桑叶一边说,“别看这些小蚕不起眼,它可是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养殖时间短、见效快。”

寇家塬镇位于吴堡县东南部,在千沟万壑的土地上,上天赐予人们相对平坦的三道高塬(东塬、中塬和西塬),坐落着慕家塬、杨家塬、车家塬、李家塬等村落。据老年人介绍,当地人有着300多年的养蚕历史,人们世世代代养蚕,勤“茧”致富,栽桑养蚕成为当地人致富的重要手段。“桑枣甚盛,丝绸行销山西、河南。”清朝道光年间,这里的丝绸就有记载。

作为吴堡县蚕桑业的中心基地,寇家塬镇有桑园1万余亩,蚕农300多户,年养蚕800多张,产茧15吨。针对这一传统富民产业,镇上成立了5个蚕桑专业合作社、1个蚕桑协会,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实行“合作社带动、技术指导、分散养殖”的办法,发展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特色产业。
现年60岁的王荣莲是车家塬村的养蚕大户,从20岁嫁到辛家塬小组就开始学养蚕,是远近闻名的“养蚕”专家。笔者看到她时,她刚从外面采桑叶回来,因养的蚕比较多,经常要开三轮摩托车往家拉桑叶。王荣莲从车上背完成捆的桑树枝条,来不及抹去额头上的汗水,便精心照料起自己的“蚕宝宝”。“蚕宝宝”的身体又白又胖,两头略小中间大,外形圆鼓鼓的,甚是可爱。

据王荣莲介绍,今年“夏蚕”养了3张,把蚕茧拿到合作社加工了25斤蚕丝,每斤丝卖到了500块钱,这是“秋蚕”,也快吐丝了。“养蚕效益非常可观,我夏季加工的丝全卖完了,又养了3张。”王荣莲高兴地说,“现在的中老年人都喜欢盖蚕丝被。特别是遇到结婚的人家,当嫁妆一拿就是三四床蚕丝被,根本不愁卖。”
在寇家塬镇,像王荣莲一样的养蚕大户还有很多。他们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在脱贫攻坚期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蚕产业,织就出了一条幸福的小康路,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让蚕桑产业更好地发挥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吴堡县通过改造现有桑园和新建标准化桑园,聘请市县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蚕农指导技术,给蚕农每张补贴650元,鼓励合作社积极进行蚕桑产业的深度开发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农户养蚕数量和蚕桑综合利用效益。预计到2025年,全县将建成优质高产桑园2万亩,年养蚕数量可达到5000张,养蚕产值可达1080万元。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通讯员 韦江江

来源:二三里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舒缓身心的跑步过程中,我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
搜 微创时代 | 内镜下微创直肠肿瘤切除,为您保“肛”
-
人 肝不好的人,忌口排第一!5类食物少碰少吃,避免肝细胞变坏
-
湖 男童“嗅觉失灵”两年余,植入“药物支架”除顽疾
-
极 中秋节后的月饼去哪儿了?“按销定产”延长销售周期配合促销打折,过期月饼就销毁
-
晓 痔疮膏惊人内幕!中西医治疗痔疮哪家强?康复者比率1:2能说明
-
人 乳腺癌和遗传有一定关系,可这并不是说用不着预防措施了
-
晓 马应龙的前身是眼霜后又转战口红市场?这让数以亿计的痔疮患者何
-
人 “性生活”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5种,生活中别太开放
-
新 实用!权威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强正气抗病毒
-
人 想要越吃越瘦,晚饭是关键,吃晚饭时做好4点,体重悄悄降下来
-
小 长期久坐肩颈酸痛?这些体式要多练,放松肌肉,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