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降糖药越贵越好?” VS “是药三分毒?” 糖尿病患者要清楚

2021-10-20 08:51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18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6%,但是临床诊疗和对患者的进行个体指导时发现,许多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特别是用药和饮食治疗上还存一些误区,经常会听到有人说降糖药越贵越好、是药三分毒、 胰岛素会成瘾等有关的话,到底是真是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多少是误区。

误区1:降糖药越贵越好,进口就比国产好

经常有财大气粗的患者向大夫“点菜”:“给我来个最贵的药,贵有贵的道理嘛!”还有些患者认为进口药一定比国产药好。专家提示,判断降糖药好坏的标准主要在于有效、毒副作用低、质优价廉和使用方便等,跟价格关系不大。用药事关生命安危,一定要取医生意见,结合自身病情合理用药。否则不仅控制不好血糖,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其它器官。

误区2:久病成医型,只吃药不复查

有的患者自认为“久病成良医”,吃上降糖药后就以为进入保险箱,常年不复查不随诊,殊不知这其中也暗藏隐患。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药物机制和作用机理也在不断变化,一定要定期找大夫随诊复查、评估病情并调整用药,预防并发症。

误区3: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有些患者对于“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深信不疑,所以降糖药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擅自停药和减药,不仅对治疗没有任何好处,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引发并发症。一般来说,正常服用降糖药的副作用是微乎其微,并且市面上的降糖药都是经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安全性可以保障。再说,如果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高血糖毒性”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将远远超过降糖药的副作用,就更加得不偿失。

误区4:药物频繁换,随意联合用

不少患者认为,服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就在加一种,两种不行就三种、三四种降糖药物一起服用,以为可以达到一个“累加效应”。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危险,盲目增加药物,不但达不到增加药效的作用,反而会使药物的“副作用”累加。并且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的降糖作用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往往需要几天或者是几周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频繁换药,难以达到药物最大的降糖效果。

误区5:胰岛素成瘾,想戒也戒不掉

很多患者认为打胰岛素会上瘾,担心成为依赖型糖尿病,以后再也不能用回口服药,要注射一辈子。但事实上,胰岛素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浓度,有利于促进胰岛功能的自我修复,能降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病率,而且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达到四周以上,也是可以停止使用的。

最后需要提醒广大朋友的是,糖尿病是一类既可以预防又可以控制的疾病,重要的是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并且贵在持之以恒。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来源:执业药师Yang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