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或会诱发肝癌?一文揭开真相
网上之所以说电饭煲会致癌,主要是因为电饭煲的内胆,很多人认为电饭煲的内胆有毒,长期使用这种炊具会致癌。
铝制电饭煲内胆是首选材料,因为铝的受热更加均匀,传热速度更快,不过在市面上除了铝制的内胆之外也有不锈钢的内胆,这几年还兴起了陶瓷内胆。
不管是哪种材质,为了将材料与食物隔绝,会在电饭煲的内部涂上一层保护层,网友认为电饭煲会致癌,就是因为这层保护层的存在。
因为这种涂层的材料通常是特氟龙,特氟龙具有阻隔以及防粘的功能,性质稳定而且不易分解,但是很多人认为特氟龙在加热的过程当中会散发出有毒的物质。

为此,央视的《CCTV生活提示》对电饭煲进行了一次实验,熊金平教授找来一款常用的电饭煲,然后将内胆涂层取出,通过专业的设备进行分析,经过长达一个小时的观察,最终发现特氟龙在温度高达300℃以上的环境当中才会分解。
而我们在正常使用电饭煲的时候,一般的温度是180℃左右,所以根本无法达到涂层,分解的这个温度自然也就不会导致涂层分解,致癌的说法更是不攻自破。
随后徐连平教授又对我们家庭当中所使用的普通电饭煲进行了实验,发现电饭煲正常工作的温度只能维持在103摄氏度左右,平时保温时温度只有60~70℃,即便是实施了高压水烧开之后,底座的温度也只有150~170℃。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平时所使用的电饭煲一般不会超过180℃,根本不可能分解特氟龙,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

4种情况会导致电饭煲涂层遭到破坏
1、使用钢丝球清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