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温脾胃安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最近一段时间,“你阳过了吗?”成了最新问候语,替代了以往的“您吃了吗?”
其实,身体的健康跟饮食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你是阳过了,还是正在阳康的路上,都需要靠你的正气和免疫力来抵抗。正气足,免疫力强的人,有可能身边很多人阳了,你仍然没事,也可能症状很轻,一两天就好了。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黄帝内经》中说过的。所以,增强免疫力,就是身体健康的根本大计。
那么,如何增强免疫力,中医认为,注重脾胃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因为脾胃才是免疫力的大本营。
“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张仲景的话,意思是说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一年四季都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扰。
脾胃不好,要及时调理,才能提升正气,让身体健康起来。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而土生金,脾胃好,则肺气充足,肺气足则卫气强、腠理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强;而且脾生痰,肺储痰,脾胃运化能力差的人,容易感冒、咳嗽、痰多等等。
药食同源是我们的文化,也是我们的生活。
在当下大家都需要增加抵抗力,有一种饮食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让脾胃健康运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诗人陆游对粥这种饮食推崇备至。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医家妙手都把粥作为养生佳品。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专列粥单: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余常食于某观察家,诸菜尚可,而饭粥粗粝,勉强咽下,归而大病。尝戏语人曰:“此是五脏神暴落难。”是故自禁受不得。袁枚说,粥如果做得不当,是会生病的。如果想以粥养生,那必谨细煎煮,慎重投料。
相传粥是黄帝始创的饮食。三国时期谯周所著的《古史考》中即有“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粥由于其便于烹饪、质地稀软,能够促进脾胃运化和吸收,让水谷中的精微营养物质更加有效的作用于人体,几千年来备受医家推崇,尤其是针对脾胃虚弱的老人小孩以及产妇,粥更是当做药来食用的。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其方剂桂枝汤的使用中这样写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而煮粥常用的食材粳米,更是直接被拿来作为药材,经常出现在各种方剂中。粥不但是一种非常可口的食物,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载有牛乳粥、天花粉粥等,以粥为载体进行治疗和养生。宋代《太平圣惠方》更是载录药粥129首。如杏仁粥治疗咳嗽,酸枣仁粥治疗失眠等。明清时期药粥进一步发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便载录62首药粥。清代黄云鹄的《粥谱》收录药粥247首之多,其书不仅是我国目前为止载录粥的种类最多的书目,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粥专著。书中对每种粥的功用都一一详解,总结出粥的优点在于“一省费,二味全,三津润,四利膈,五易消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特意提到如何喝粥喝出健康:“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这种饮食之妙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延续至今,无数家庭现在仍延续着早起喝粥的习惯。
粥的功能远远不是普通食物,它在国人的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几千年里,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健康上始终有一个特殊的温暖的位置。
要想让粥充分发挥它的功效,我们就需要研究一下古人在做粥上的一些门道。《本草纲目》中记载: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糯米、黍米、秫米粥,益气,治虚寒泄痢吐逆。《老老恒言》作为一本指导老年人养生的专著,十分重视粥的功效,在煮粥中讲究“先择米;次择水;次火候;次食候。”究竟如何熬煮才算恰当,其实和熬药的原理是一样的,熬药讲究文武火,不同的药其实熬煮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粥也是一样,讲究一个“武火烧身,文火烧心”,身指的是选料的本质,而心指的是选料的营养成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特意提到如何喝粥喝出健康:“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至今,无数家庭现在仍延续着早起喝粥的习惯。
饮食之妙,不在奇、不在繁,而是如何能让人健康长寿的实用之法。在这个特殊的冬日里,愿一碗流传千年的粥,温润您的肠胃,滋养您的身体,为您送来健康。
山西晚报记者 李雅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纽 新亚型XBB.1.5来了,你需要了解什么?
-
上 感染XBB.1.5会大小便失禁?权威机构没说过的症状究竟从何而来
-
健 阳后要坐“新冠月子”?新冠康复期要注意什么?
-
人 感染XBB1.5会大便失禁?专家:没有科学依据,更不必囤积纸尿裤
-
中 XBB毒株会引发第二轮感染吗?中疾控回应
-
长 103岁新冠患者康复出院!医生提示几个重要经验
-
医 疫苗结构科学家:XBB是免疫逃逸最厉害的毒株 但我还是乐观的
-
上 全球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已检测出XBB.1.5 世卫:网络传言夸大了XBB致病性
-
人 新冠重症发生率有多高?怎么救治和预防?李兰娟、张文宏等权威解答
-
澎 美国内科医生回应中国网民迷惑行为:免疫球蛋白不能防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