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创新“减毒”技术 99%鼻咽癌患者将从中受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外侧组,内侧组发生率不超过1%。蔡敏婕摄
中新网广州2月7日电 (蔡敏婕 文朝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7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医疗专家首次创新放疗“减毒”技术,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计使99%鼻咽癌患者受益。该项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
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流行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尤为高发。咽后淋巴结是鼻咽癌首站淋巴引流之一,初诊时转移率高达70%至8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毛燕萍说,全咽后淋巴结区预防照射是初诊无转移鼻咽癌的标准放疗,但是放疗相关毒性大,放疗后晚期吞咽困难发生率为35.4%。这些吞咽困难的患者中有66.9%会发生误吸,食物部分被吸入气道;12%会因吞咽困难进展为吸入性肺炎;10%不能正常饮食,需要依赖鼻饲管或者胃造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团队发现,咽后淋巴结分为内侧组和外侧组,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在外侧组,内侧组发生率不超过1%。

中国团队创新“减毒”技术 99%鼻咽癌患者将从中受益 蔡敏婕 摄
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提供更好的肿瘤靶区适形性、更高的靶区剂量覆盖以及更优的正常组织保护,近年来,该技术已取代二维常规放疗。在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马骏等牵头联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多中心的3期临床试验,比较了鼻咽癌内侧组咽后淋巴区豁免放疗(简称:内侧组)与标准放疗(内、外侧组均接受放疗)的临床结果。
结果显示,在鼻咽癌患者中,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在内侧组和标准放疗组相似。而内侧组放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中,在晚期吞咽困难发生率方面,内侧组较标准放疗组降低9.6%。与此同时,内侧组在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是否容易疲劳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标准放疗组。
据介绍,该研究有效减少了对咽缩肌等吞咽相关结构的照射,并确保了患者治疗效果不降低,今后有望改写临床鼻咽癌治疗指南。(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上 “阳康”男子春节左脚肿痛,检查结果让人后怕!医生提醒:致死率极高
-
澎 阳过的人短期内会再感染XBB吗?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小 提醒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牢记4点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小 空腹时,劝你少做这4件事,早了解早预防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小 如何正确提肛?教你2种方法
-
医 病毒感染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新冠带来新的证据?
-
小 不做有氧运动的人,长期坚持下来,自身会有什么变化?不妨看看
-
2 从63800元砍到3780元!医保灵魂砍价再现,企业4次离席商议
-
小 4个习惯会加速斑块形成,尽早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