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 因地制宜推动落地
本文转自:人民网

会议现场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 (记者乔业琼)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日前,2022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年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多学科诊疗模式正在我国肿瘤学领域蓬勃发展,并向着规范化迈进。
会议聚焦肿瘤的精准诊断、规范化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深入探讨肿瘤诊治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树庚,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在学术交流环节,于金明谈到,肺癌是一组分子疾病,特别是III期和IV期的肺癌病人,更需要个体化、精准化的全程管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在报告中分享了有关细菌引发的炎症免疫反应,诱导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宋尔卫以乳腺癌诊疗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为例,诠释了癌症治疗从局部、全身、精准再到生态的四次革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分享了研究团队近几年在肝癌早期诊断及转移复发监测中应用液体活检技术的成果和进展。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洁则建议,未来要结合国内外经验,对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更多共识与指南,推动建立区域联动的多学科诊疗体系。“总体来说,全国及省级肿瘤医院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态势较好,但多学科人才团队建设还要加强,尤其要为地市级甚至县级医院肿瘤科培养优秀的多学科诊疗队伍。”
本次大会开设多个会场,分别为肺癌多学科会场、乳腺癌多学科会场、消化道泌尿肿瘤多学科会场,邀请国内肿瘤领域院士、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及讨论,畅谈前沿信息、交流诊疗经验、分享学术成果,同时为肿瘤专科医师、基层医师及相关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北 医生解答为何有人阳康后查出肺结节:不要过于害怕,阳康后发现的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
-
小 阳康以后,会不会“复阳”或“二次感染”?一文科普
-
健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专家:符合病毒传播规律
-
每 元宵节后首个工作日,市健康促进中心:开工六点防护不能忘,持续做好保健康
-
新 辉瑞新冠药为何没进医保?国家医保局讲了大实话
-
每 新农人玩转养殖新科技
-
科 奥密克戎“新选手”CH.1.1现身美国!其潜在突变令人担忧
-
小 不做有氧运动的人,长期坚持下来,自身会有什么变化?不妨看看
-
健 新冠变异病毒能否人工合成?专家:技术上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困难
-
小 高强度有氧运动,或能降低癌症风险
-
2 从63800元砍到3780元!医保灵魂砍价再现,企业4次离席商议
-
澎 阳过的人短期内会再感染XBB吗?